渤海经古邑,芳园驻翠辇。
徘徊寻故迹,云昔日华馆。
三雍曾著称,五经亦赖显。
崇构早倾颓,土阶新拓展。
池台取略具,琴书供静遣。
物力毋亟劳,容膝斯已善。

【注释】

渤海:指古代渤海国。古邑:旧时的城镇或县城。芳园:指美丽的园林。翠辇:指帝王的马车。

徘徊:来回走动,形容徘徊不定的样子。云:在文言文中作动词用,是说的意思。昔日:过去的日子。华馆:华丽的宫殿。

三雍:指周代的三公九卿之制,也指汉代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政府机构。

五经:指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作。赖:依靠。显:显著。

崇构:高耸的建筑。倾颓:倒塌毁坏。土阶:泥土台阶。

取略具:指粗略具备。琴书:指乐器和书籍。静遣:安静地打发时光。物力:物资力量。毋亟(jí):不要急切。

容膝:指能够容纳双脚的地方。善: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渤海古城风貌的诗,诗人以简炼的文字,描绘了渤海古城的宏伟壮丽以及历史沧桑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首句“渤海经古邑”,点明地点,说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渤海,即古代的渤海国,位于今天的辽宁省一带,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古老地区。

颔联:“芳园驻翠辇。”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站在芳园中,看着皇帝的车子停在花园里的情形。这里的“芳园”指的是美丽的园林,而“驻翠辇”则形容皇帝的车马停在这里。

颈联:“徘徊寻故迹,云昔日华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芳园中漫步的情景,他一边走一边寻找过去的踪迹,想象着昔日华丽的宫殿。这里的“徘徊寻故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怀念和感慨。

尾联:“三雍曾著称,五经亦赖显。”这两句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指出渤海古城曾经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而儒家的经典著作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渤海古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渤海古城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