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牙倚绣楹,宝炬矗金茎。
宴继上元节,欢连堂陛情。
向筵仙卉发,隔座草虫鸣。
即景思调鼎,匪今重大烹。
同云看薄暮,望月欲韬明。
共眄初春雪,东郊利早耕。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逐句翻译: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在元宵节过后的第一天举行了一次小型宴会。
崇牙倚绣楹,宝炬矗金茎:精美的蜡烛插在装饰华丽的柱子上,金色的蜡烛矗立在高高的灯柱上。
宴继上元节,欢连堂陛情:宴会延续着元宵节的欢乐,心情与皇宫里的台阶相连。
向筵仙卉发,隔座草虫鸣:坐在宴席上的人们正在享用美味佳肴,而远处的草地上传来了虫子的叫声。
即景思调鼎,匪今重大烹:眼前的美景让人想到烹饪食物,但今天并不是要进行盛大的宴会。
同云看薄暮,望月欲韬明:抬头看见同云,看到了傍晚的云彩,月亮即将被云遮住。
共眄初春雪,东郊利早耕:同时欣赏初春的雪花,看到东郊已经开始耕作。
注释如下:
- 崇牙(chong ya):高大的牙状装饰物,这里指天花板或宫殿的梁柱。
- 倚(yǐ):靠近。
- 绣楹(xiù yíng):用锦绣装饰的柱子。
- 宝炬(bǎo jùn):珍贵的蜡烛,通常用来照明或庆祝节日。
- 矗(chuò):竖立。
- 宴(yàn):聚会、宴会。
- 上元节(shàng yuán jié):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又称灯节。
- 欢连堂陛(hān lián tái bì):形容宴会上的人们心情愉悦,如同皇宫中一样。
- 仙卉(xiān huì):美丽的花朵,这里指宴会上的食物。
- 隔座(gé zuò):隔着座位,形容宴会上的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
- 调鼎(diào dǐng):调味,比喻宴会上的美食。
- 匪:不是。
- 今:现在。
- 重(chóng):重要,隆重。
- 即景(jí jǐng):即眼前的景象;即目所见。
- 调鼎:调味,比喻宴会上的美食。
- 匪今:不是现在。
- 重(chóng)烹:重新烹饪。
- 同云:相同的云层。
- 看(kàn):观看。
- 薄暮:傍晚时分。
- 韬(tāo):隐藏、遮盖。
- 共眄(gòng miǎn):一起观看。
- 初春雪:初春时的雪。
- 东郊(dōng jiāo):古代称京城郊外为东郊。
- 利:有利于、适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过后的一次小型庭宴。诗中的宴会持续到夜晚,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皇宫中的快乐气氛。诗人通过描写宴席上的景色,以及宴会上人们的心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欣赏。整首诗通过对宴会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