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跸临齐境,春风广陌开。
兆民看踊跃,百尔效追陪。
重道尼山近,绳踪尧德恢。
喜观群志戴,切忆去年灾。
求莫惊心矣,思艰蒿目哉。
■须勤供奉,不为豫游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创作的,诗中描述了诗人前往德州山东巡抚阿里衮处的情景。

诗句翻译:

  • 清跸临齐境:皇帝的车驾(清跸)来到了齐国的边界。
  • 春风广陌开:春天的风吹开了宽阔的道路。
  • 兆民看踊跃:百姓们看到皇帝的到来都显得非常兴奋和欢快。
  • 百尔效追陪:许多人跟随皇帝一起出行。
  • 重道尼山近:重视道德和学问的重要性,因为尼山(孔子出生地)就在附近。
  • 绳踪尧德恢:效仿尧帝的德行来治理国家。
  • 喜观群志戴:很高兴能看到大家共同的愿望。
  • 切忆去年灾:回忆起去年的灾害。
  • 求莫惊心矣:请求你不要感到惊慌。
  • 思艰蒿目哉:思考着国家的艰难和人民的困苦。
  • ■须勤供奉:你必须努力做好你的工作。
  • 不为豫游来:不是为了游玩而来的。

关键词注释:

  1. 清跸:皇帝专用的车辆,用于出行时清道。
  2. 齐境:齐国,即今天的山东省部分地区。
  3. 春风广陌:春风温暖,道路宽阔。
  4. 兆民:广大百姓。
  5. 百尔:众人,指跟随皇帝的人。
  6. 重道:重视道德和学问的重要性。
  7. 尼山:位于山东曲阜,孔子出生的地方。
  8. 绳踪:效仿,追随。
  9. 尧德:尧帝的德行,这里指的是理想的君主治国之道。
  10. 喜观:高兴看到。
  11. 群志:大众的意志或愿望。
  12. :遵循,支持。
  13. 切忆:深刻记得。
  14. 去年:过去的一年,可能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困难时期。
  15. 求莫:请。
  16. 思艰:考虑到国家的困难和人民的痛苦。
  17. 蒿目:形容忧虑的样子。
  18. 勤供奉:勤奋工作,尽力为朝廷服务。
  19. 豫游:游玩,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为了娱乐而外出。
  20. :此处可能是笔误,应为“勿”,意为不要。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皇帝车驾到达山东的场景,以及随行的官员和百姓们的反应,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个人责任的思考。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整体上,此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职责的认真履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