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原尼父定,文是素王垂。
用以将钦若,因希尚鉴兹。
一贯天道性,万古帝王师。
过鲁绳皇祖,思齐奉圣慈。
黍萁陈俎豆,升降式威仪。
教泽常贻在,心传竟属谁。
景行稍此遂,蠡管尚难窥。
三子希踪后,安能赞一辞。

注释:

  • 阙里祭先师礼成因成八韵:在阙里祭祀先师的礼仪完成之后,我写成了八韵。
  • 礼原尼父定:礼的起源是孔子,他的学说被尊称为“尼父”。
  • 文是素王垂:文化是历代帝王的榜样。
  • 用以将钦若: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或准则)。
  • 因希尚鉴兹:因此希望借鉴(学习)这个榜样。
  • 一贯天道性:遵循天理,顺应天性。
  • 万古帝王师:自古以来都是帝王的老师。
  • 过鲁绳皇祖:通过鲁国来规范皇室祖先的行为。
  • 思齐奉圣慈:思念并奉行圣人的慈爱之心。
  • 黍萁陈俎豆:用黍米和豆子来陈列供品。
  • 升降式威仪:表示祭祀时上下恭敬有序的仪式。
  • 教泽常贻在:教泽流芳千古。
  • 心传竟属谁:心传究竟属于谁。
  • 景行稍此遂:景仰这种品行稍稍就此停止。
  • 蠡管尚难窥:蠡管难以窥视其深度。
  • 三子希踪后:希望追随孔子三位弟子的踪迹。
  • 安能赞一辞:我怎么能赞美一句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祭祀诗,诗人在祭祀先师的仪式完成后,写下了这首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先师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渴望。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人首先提到了孔子,这是对先师的一种致敬。然后,诗人又提到了先师的文化和教诲,这是一种对先师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表达。接着,诗人又提到了先师的影响力,这是对先师的一种景仰。最后,诗人以一句“安能赞一辞”收尾,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谦虚和对先师精神的一种传承。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八韵的形式,这是一种比较古典的诗歌形式,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同时,这首诗也采用了四言、五言、七言等不同的句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更强。
    这首诗通过对先师的敬仰、文化的传承以及自己的能力进行反思,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敬仰之情和对先师文化的传承之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