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罩菜花黄,遇闰蚕时未届忙。
谁道吴中歌舞地,于今都识重农桑。
”`
桃花红罩菜花黄,遇闰蚕时未届忙。
谁道吴中歌舞地,于今都识重农桑。
【注释】
- 桃花红:指的是桃花的颜色是鲜红的。
- 菜花黄:指的是油菜花的颜色是黄色的。
- 闰蚕时:指农历闰年的时候,这个时候蚕还没有开始忙碌。
- 遇:遇见。
- 未届:尚未到达。
- 谁道:谁说。
- 吴中:古代吴国的中心地区,泛指江南一带。
- 歌舞地:指娱乐之地,通常用于形容地方繁华,文化繁荣。
- 识:知道、了解。
- 重农桑:重视农业和蚕丝业。
【译文】
桃花如红色的云朵般绽放着,油菜花也竞相绽放着黄的光彩。在闰年的蚕农时节还未到来,一切都显得悠闲而从容。谁曾说江南的这片土地只懂得歌舞,现在我们都知道那里更注重农业与蚕丝业的发展。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春天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对农业的重视,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和肯定。首句“桃花红罩菜花黄”运用了色彩对比,生动描绘出了春日里江南的美丽景色;“遇闰蚕时未届忙”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即尽管处于闰年,但蚕农们还未开始劳作,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后两句“谁道吴中歌舞地,于今都识重农桑”,则是对前文的升华,通过反问的方式,既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又展现了他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强调了只有重视农业和蚕丝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态度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