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今临三度圆,故教此夕太清妍。
微寒不碍花前倚,能洁那拌枕上眠。
润逼露丛翻淰淰,影因风筱荡娟娟。
若虚果契摇情妙,底更春江泛舸船。

【注释】

“月”:这里指月亮。

“九十今临三度圆”:月亮已经经历了九次盈亏(古人认为一个月有二十九天,从月初到月末,月缺再盈为一周,即一个月),如今又圆满了三次。

“微寒不碍花前倚”:微寒的风虽能吹凉,但并不妨碍在花前倚靠。

“能洁那拌枕上眠”:月光如水,洁净明净,怎能与尘世间的污垢相混合,而用来睡觉呢?

“润逼露丛翻淰淰”:月光使露水珠子滚动、翻腾,好像被逼得要飞起来一样。

“影因风筱荡娟娟”:月光映照在细长的芦苇上,影子随风摇曳,显得十分娇美。

“若虚果契摇情妙”:如果月亮果真能够契合人的心意,那么它摇动情思的美妙就更加奇妙了。

“底更春江泛舸船”:还有什么比在春天的江上泛舟更好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诗人以清丽之笔描摹月色之美,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句“九月今临三度圆”,点明时节,是中秋之夜。“九十今临三度圆”意谓经过漫长的岁月后,一轮明月又圆又大地出现在人间,让人惊喜不已。接着写此时之景:“故教此夕太清妍”。意思是说,正因为这样美好的时刻,才使得月亮皎洁如玉、清逸绝俗,令人陶醉。这一句中“太清妍”是形容词加动词的结构,意为“非常美好”。

第二句“微寒不碍花前倚”,写自己赏月的情景。诗人在花丛中倚靠在花前,虽然微寒的秋风袭来,但丝毫不影响他在赏月时的愉悦心情。“能洁那拌枕上眠”是说,明亮的月光像洗涤过的水一样清澈,洁净无瑕,怎肯沾染枕上的污秽。“拌”是玷污的意思。“卧看”就是躺在床上欣赏。这句的意思是,月光如此明亮,足以使人彻夜不眠,也无需借助任何物事来助眠。“能洁”两字用得极好,将明月比作清洁之物,既形象生动,又贴切传神。

第三句“润逼露丛翻淰淰”,写月光照在露珠上的样子。“淰淰”形容露珠滚动的样子,如同人激动时手足的动作一般。诗人抓住月光下露珠跳动的细微变化,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明净和柔和。“润逼”两字则写出了露珠在月光照射下变得透明晶莹,仿佛被月光所逼迫似的。这一细节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月光的细腻和温柔,更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最后两句“影因风筱荡娟娟”,“若虚果契摇情妙”,进一步描绘了月色之美。月光如水,洁净明净,怎能与尘世间的污垢相混合,而用来睡觉呢?“若虚果契摇情妙”一句,更是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把明月比作了能够契合人心意的存在,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共鸣。而“底更春江泛舸船”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想象自己在春江之上泛舟畅游,欣赏着美丽的月景和迷人的夜景,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