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民无大术,平政计应早。
浚洫固圩坊,民命未难保。
率兽食人肉,喣喣又何造。
柯柄吝儒生,一室自除扫。
悲哉天下溺,援手岂徒嫂。
苟免吾滋惭,闭门梦羲皞。

【注释】

悯:哀怜。治民:治理百姓。无:没有,表否定。术:办法,方法。平政:安定政治。计:考虑。应:应当。浚洫:疏通沟渠,使水流畅通。固圩坊:修筑堤防。圩:堤坝。喣喣:吮吸、舔食。喣:用口吮吸。又何造:有什么意义呢?柯柄:树枝,这里用作比喻。吝:吝啬。儒生:指读书人。一室自除扫:一间屋子独自打扫干净。悲哉:悲痛啊。天下溺:全天下的民众都陷入困境。援手:救助。岂:难道。徒:只是。苟免:苟且生存。吾:我。滋惭:十分惭愧。闭门:关上门,表示不愿见世面。梦羲皞:梦见伏羲和女娲。羲和、女娲为上古帝王,传说是创制历法、教人类画八卦的人。羲和掌管日、月,女娲掌管水火。羲和与女娲常乘鸾凤飞翔于天上。羲和驾龙车,女娲驾凤车。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灾后看到一片荒凉,想到自己不能拯救苍生,不禁悲从中来。

开头两句“治民无大术,平政计应早。”诗人感叹,治理人民没有好的办法,安定政治应该及早施行。这两句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他认为国家安定需要有好的政策,而这种政策应该是及早实施的,否则就会带来灾难。

接着诗人说“浚洫固圩坊,民命未难保。”他主张要疏通河道,加固堤防,这样老百姓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这里的“浚洫”是指疏浚河渠,使其流水通畅;“固圩坊”是指修筑堤防,以抵御洪水泛滥。这是古人常用的防洪措施。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让人感到意外。诗人写道“率兽食人肉,喣喣又何造。”他认为人们像野兽一样吃人肉,吮吸人的血汗,这样的行为有何意义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然后诗人写到“柯柄吝儒生,一室自除扫。悲哉天下溺,援手岂徒嫂。”这里的“柯柄吝儒生”是指那些吝啬、贪财的人,他们不思进取,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一室自除扫”则是说这些贪婪的人独自打扫房间,表现出他们的自私。最后两句“悲哉天下溺,援手岂徒嫂。”表达了诗人对于全天下陷入困境的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些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的态度。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诗人通过对社会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