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隙灯光明灭。
远岸暮钟敲彻。
风定碧云凝,托起一轮寒月。
清绝。
清绝。
照见满湖澄澈。

《如梦令·仲冬望日独坐航泊轩迎月》是宋代词人晁迥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写作者在仲冬夜晚登楼望月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林隙灯光明灭闪烁,远处岸边暮色中钟声悠扬回荡。风停碧云凝聚,托起一轮寒月高悬。清冷绝俗,清冷绝俗,满湖水光映照其中。

注释:

  1. 林隙:指树洞中的缝隙。灯光在树林的缝隙间闪烁,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2. 远岸:指遥远的河岸。
  3. 暮钟:傍晚的钟声。
  4. 风定:风停息了。
  5. 碧云:指天空中洁白的云朵。
  6. 澄澈:清澈透亮。形容水面或空气的纯净透明。

赏析:

这首词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上片写登楼望月,下片则转为对月光映照下的湖泊景象进行描绘,形成了一种由近及远、由动及静的画面转换。

“林隙灯光明灭闪烁”,开篇便点明了时间地点——仲冬之夜,在树林间的缝隙中,灯光时明时暗地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气氛。“远岸暮钟敲彻”紧接着描述远处岸边的钟声悠扬地传过来,与林中灯火相互辉映,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

“风定碧云凝,托起一轮寒月”,这两句则是对前两句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当风停息下来,天空中的云彩变得格外清晰,仿佛凝结成了一片,托起了一轮皎洁的月亮。这里的“风定”和“碧云凝”都暗示了天气的变化,从风到云再到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清绝。清绝。”两字重复出现,强调了月光之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他不仅看到了月亮的美丽,更感受到了它的清冷、洁净,这种美让他感到心旷神怡,甚至有些许孤独。

“照见满湖澄澈”,最后一句则将视线从空中的月亮转移到了湖面,月光映照下的湖水显得异常清澈透明,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月亮的光芒和周围的景物。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词语言简练明快,意境空灵清幽,既有动态的描写,又有静态的描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入微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