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史称大略,陇西家世名流。
次公已作岸头侯。
飞将数奇不偶。
昔日人奴笞骂,长安甲第云浮。
龙鳞鹤尾铁兜鍪。
笑谓钳徒有口。

【注释】

汉武(汉武帝刘彻)史称大略,陇西家世名流: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皇帝,他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陇西指今甘肃临洮一带。次公已作岸头侯: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立宣帝,霍光的侄子霍去病被封为“岸头侯”。飞将数奇不偶:东汉名将马援少年时曾随父到长安,因人奴笞打而发奋读书,后成为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一生未能得志。昔日人奴:马援早年在家乡被人欺凌,后来投靠到大将军窦宪门下当差,被当做奴隶使唤,所以用“人奴”来形容。龙鳞鹤尾铁兜鍪:“龙鳞”比喻盔甲上的装饰,“鹤尾”比喻头盔上像鹤一样的装饰物,“铁兜鍪”指头盔。钳徒有口:马援年轻时曾被人称为“马文渊”,意思是马文渊有学问,后来因为马援说得太有道理,人们说他是“钳徒”,意思是马援太有口才了。

【赏析】

《咏史》,咏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这首诗咏叹的是汉代开国功臣马援,歌颂他的丰功伟绩,同时批评他晚年不能安享荣华富贵,最终英年早逝。

前四句写马援的出身和早期经历:马援是汉武帝时的名将,陇西人,其祖先世代为官。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任用马援为官,马援因此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并成为朝廷重臣。

中间四句写马援的功业和晚年遭遇:马援年轻时就以勇猛闻名于天下。他曾随从父亲到长安,受到当地豪绅的欺凌,于是发愤读书。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一生不得志。马援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像其他开国功臣那样,享受荣华富贵。最后两句写马援的死:马援曾经被人称为“马文渊”,意思是马文渊很有学问。由于马援说得太多,人们反而说他像钳工一样多话。

全诗采用对比的方法,先写马援的出生和早年经历,再写他的功业和晚年遭遇,然后写他的结局,最后点出他的姓名。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马援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