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游丝飞去了。
打叠闲愁,断送啼莺晓。
一曲画栏银月小,玳床人倦残春杳。
生怕金铃催宿鸟。
叫过三更,月与花都少。
斜倚博山幽恨悄。
双眉做就堆烦恼。
【注释】
帘外:指闺中。游丝:蜘蛛的细丝。
打叠:收聚、收拾。
画栏:雕饰有彩色花纹的栏杆。银月小:月光如银,照在栏杆上。玳(dài)床:镶嵌珍珠的床。人倦残春杳:美人睡去,春色已逝。残春:春末。杳:消失。
金铃:古代妇女头上所戴的一种金属饰品,这里代指美人。
双眉做就堆烦恼:双眉紧蹙,好像堆满了忧愁。
【赏析】
《蝶恋花·送春》是一首伤别词。上片写女子惜春伤别的心情。“帘外游丝飞去了”,春天就要结束了,帘外的游丝飞了,暗示着春天将要过去了。“打叠闲愁,断送啼莺晓”,把心中的闲愁收拾好,等到了清晨,莺儿啼鸣的时候,又为这春天唱起了挽歌。下片抒发了女子离别时的哀怨之情。“生怕金铃催宿鸟”,“生怕”两字写出了她害怕听到金铃声,担心夜深时鸟儿归巢,而自己却还留在情人的身边。“叫过三更,月与花都少”,她怕夜深了,天要亮了,月亮也出来了,花也会凋零了,那将是一个多么寂寞的夜晚啊。“斜倚博山幽恨悄”,“博山”,古博山炉,用来熏香。“幽恨悄”,幽怨悄然无声,表达了女子对情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双眉做就堆烦恼”,她的眉头已经深深地锁住了,好像堆满了烦恼一样。这首词以景托情,以情映景,情景交融,细腻地刻画出女子惜春伤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情感。
全词语言清新明快,委婉动人,含蓄蕴藉,情真意切。
这首词的意境十分优美。作者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词中运用了许多比喻、拟人手法,如“帘外游丝飞去了”、“怕金铃催宿鸟”,使整首词生动活泼,富有诗意,令人陶醉。特别是最后一句“斜倚博山幽恨悄。”更是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世界,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