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寻梅共扣舷,儿童齐指令君贤。
皎如疏影通斜月,莹比繁英濯晓烟。
晴昊早看幽谷变,寒香偏借一枝传。
西湖花并河阳县,争似西溪万树妍。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湖水寻梅共扣舷,儿童齐指令君贤。
- “湖水寻梅”:在西湖中寻找梅花的踪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追求。
- “共扣舷”:共同扣动船舷,形容大家一同参与寻找梅花的活动,表现出一种集体行动的欢快气氛。
- “儿童”:可能指的是年轻的同伴或者是孩子,他们一起参与这个活动,显得充满活力和童真。
- “指令君贤”:这里的“君贤”可能是指被赞美的对象——即吴仁和,也可能是泛指那些被认为贤德的人。这句表达了对被赞之人的尊敬和赞赏。
- 皎如疏影通斜月,莹比繁英濯晓烟。
- “皎如”:明亮洁白,形容梅花的色彩纯净透明。
- “疏影”:稀疏的梅花影子,暗示着夜色中的梅花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通斜月”:直通斜挂的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落在梅花上的情景,月光与梅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 “莹比繁英濯晓烟”:晶莹剔透,如同众多花瓣在阳光下闪烁,犹如清晨烟雾中的花丛,美丽而生动。
- 晴昊早看幽谷变,寒香偏借一枝传。
- “晴昊”:晴朗的天空,暗示着美好的早晨或者清新的空气。
- “幽谷”:幽静的山谷,这里可能指代自然界的某个角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变”:变化或改变,可能是形容景色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 “寒香偏借一枝传”:虽然整体环境寒冷,但梅花的香气却能穿透整个山谷,让人感受到它的坚韧和高洁。
- 西湖花并河阳县,争似西溪万树妍。
-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西湖边上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和花卉。
- “河阳县”:可能是指河南某县,地名不详,但在这里用来与西湖相比喻,意味着两者各有特色,各具魅力。
- “争似”:比较之意,用在这里表示某种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对比。
- “西溪”:指杭州西湖的一处名胜区,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背景著称。
- “万树妍”:形容西溪的树木郁郁葱葱,色彩鲜艳,生机盎然,与西湖边的花朵相比毫不逊色。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西湖花景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强调了西溪的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边寻觅梅花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诗中的“皎如”、“莹比”、“晴昊”、“寒香”等词语不仅形象地勾勒出了梅花的美丽,还传递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赞美。通过对比杭州西湖的花景以及河南河阳县的花卉,诗人表达了西湖花景的独特之处,同时也突出了西溪自然风光的优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