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燕山亭”出自北宋时期的宋代诗词,最初使用于晏殊的《蝶恋花》。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过春社,燕山旧地。
轻鸥闲泛,柳丝牵带。玉砌琼阶无尘迹。年少如风今莫寄。
对镜妆台掩泪,别是一番风雨。想君不见烟波中路。
心事同销一水去。
此词以“蝶恋花”之名,并非指其本身的风格特性,只是晏殊因其婉约、温润的特色而得到文人重用且被后世沿袭使用的结果。“燕山亭”,这个原本是唐代诗人陈陶《燕山对雪时飞来》中所写的一篇五言诗中的典故。唐朝诗人王维在诗作“相望双星动,自问几更秋”。其中的”燕山”与文中提到的唐代诗歌联系不大。
不过由于当时这首词的作者是晏殊,并且其使用了大量的古典主义手法和华丽辞藻来营造出一种古诗词的传统风格。所以在文学世界中有一定的影响度。“燕山亭”这个词牌名,主要在于它的婉约之美以及对于旧日时光怀念的情绪表达而著称。
“‘燕山亭’的词牌名不是简单的诗题或作者的名字所加”,它是根据此首诗词的基本特性来命名的一种形式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