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重云起,何曾裛□尘。
不能成落帽,翻欲更摧巾。
素发闲依枕,黄花暗待人。
且应携下价,芒屦就诸邻。
【注释】
江上重云:指秋雨连绵。何曾裛□(yì,音义):怎会沾湿衣帽。巾:《汉书》颜师古注:“古者以竹为冠,谓之巾。”后因借指帽子。素发闲依枕:形容头发苍白而稀疏的样子。黄花暗待人:指菊花已开。下价:指秋天的收获。芒屦就诸邻:意思是要带些干粮,去拜访乡邻。
【译文】
江上的云雾又浓又密,我怎么会沾湿了衣帽。不能像王徽之那样脱帽,反而想要摘下帽子。白发苍苍地靠在枕头上,菊花在窗外悄悄开放。还是应该把收获拿到集市上去卖吧,带着农具到邻居家去吧。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是诗人晚年流寓梓州时的作品。当时杜甫年已五十七岁。他看到秋雨连绵不断,想到自己的老迈,不由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九日阻雨简高侍御》。
首句“江上重云起”,描绘出秋雨连绵的情状。诗人用“重云”来形容秋雨,既写出了雨势之大,又表现了雨点密集的情景。
第二句“何曾裛□尘”,诗人运用了典故,意在表达自己虽然被雨水淋得狼狈不堪,但依然能够从容应对,不以为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怀。
第三句“不能成落帽”,诗人用典来表明自己的清贫生活。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了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和王徽之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不同看法。
第四句“翻欲更摧巾”,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豁达心态。他认为,即使没有机会与王徽之一样脱帽,也应该像王徽之一样潇洒自如地面对生活。这里,诗人用典来表明自己的豁达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句“素发闲依枕”,描绘出了诗人孤独无助、衰老憔悴的形象。这里,诗人用“素发”来形容自己的白发,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且应携下价,芒屦就诸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信心。他认为即使没有收获,也要像古人那样带着农具去帮助邻居,表现出他的乐于助人的美德和高尚情操。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不同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