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叟有叟何清狂,行搔短发提壶浆。乱流直涉神洋洋,妻止不听追沈湘。
偕老不偕死,箜篌遗凄凉。刳松轻稳琅玕长,连呼急榜庸何妨。
见溺不援能语狼,忍听丽玉传悲伤。

【注释】

公无渡河:语出《诗经·邶风·击鼓》。渡,指渡过黄河。此句意为:请别过河去。有叟:有人(或诗人自称)在。何清狂:多么清高啊!行搔短发提壶浆:走时搔了搔头发,提着酒壶浆准备过河。行,动词,步行;骚,搔;提,拿。壶浆,酒水和肉食。乱流直涉神洋洋:河水湍急,直向下游冲来。洋洋,形容水流汹涌的样子。妻止不听追沈湘:“沈”通“沉”,即屈原《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传说屈原沉江自尽,所以此处称屈原为沈湘。妻,这里指妻子;止,阻止;听,听从。箜篌遗凄凉:箜篌,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又称空筒琴。箜篌音悲凉,故称“遗凄凉”。刳松轻稳琅玕长:刳,剖开;松,指松木;刳松,用刀将木头剖成两半;轻,轻巧;稳,结实;琅玕,一种美玉,比喻人的才德;长,高。连呼急榜庸何妨:连声呼喊让船赶快靠岸。榜,指船桨。庸,用。

【赏析】

《公无渡河》是一首抒情短诗,写一老人渡河而不顾,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关切。

起句点题。“公无渡河”四字点明全诗主旨,即劝阻这位“有叟”不要渡过河去。“有叟”是说这位老人有高尚节操,“清”与“狂”分别指他心高气傲、不拘俗礼的性格。首句中的“有”字,还含有诗人对这种高尚节操的一种赞美之情。

“行搔短发提壶浆”五句写老人渡河前的情景。老人“搔”发,表示他急于渡河的心情;“提壶浆”,说明他已准备了酒水食物,要渡过河去。“乱流”两句描写了黄河水流湍急的情状。“神洋洋”是说水流浩渺,奔腾不息,好像神灵在指挥着水流一样。“妻止”两句则写老人渡河时的坚决态度。“妻”,指他的妻子;“止”,阻止、制止;“听”,听从。“能语”两句写诗人听到老人的话后的反应。“能语”即能说话;“狼”,指人被淹死;“丽玉”,指美人。“见溺不援”一句,意谓见到溺水之人而不去援救,这是不仁道的行为;“传悲伤”一句,意为听到这悲惨的消息而为之悲伤。

“刳松轻稳琅玕长”以下八句写老人渡河后的情景。“刳松”二句写老人渡过河以后,把松树剖成两半,做成轻便的舟子;接着又取出琅玕(一种美玉),做成桨。“连呼急榜庸何妨”意思是说,老人连连呼唤船夫划桨快些,船就可以靠岸了。这里的“急榜”是说船夫要赶快划桨;“庸”是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得”;“何妨”,意思是怎么碍事。这两句诗表明老人虽然年老体衰,却依然关心国事,积极为国家排难解纷。

这首短诗语言简练、含蓄,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它通过写一老者渡河的故事,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