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翻译:
公无渡河,黄河之水从西昆仑山奔涌而来,波涛汹涌,直冲龙门。滔滔洪水,令尧帝都感到惊骇和无奈。大禹治理洪水,儿子啼哭却无暇顾及家庭。
他杀湍灭洪,让九州的百姓得以耕种。洪水退去后,留下了一片茫然的风沙之地。一个被发之叟狂痴地站在河边,清晨面对流水,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旁人劝阻他不要渡河,但他执意要渡过这条河去。虎可以搏击,但河水却难以依靠,最终他因渡河而溺亡在海湄边。
有一头巨大的鲸鱼,白色的牙齿如同雪山一般,将他悬挂在其间。箜篌之声悲切,却无法让他回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禹治水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未知的探索和勇气。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黄河比作狂暴的巨兽,将大禹比作勇敢的战士,将河流比作无情的敌人,将鲸鱼比作神秘的存在。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威严,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