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虽多。
害不少。
说着门徒须痛恼。
能令绿鬓作苍筤。
巧使红颜成墓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

  • 十二时:这里指的是佛教中的时间观念,表示一天中的24个小时。
  • 普:普遍、广泛的意思。
  • 四众:指佛教中的四个修行群体,即出家人、在家居士、比丘尼和优婆提舍(即在家居士女性)。
  • 依教修行:根据佛教教义进行修行。
  • 这句诗的意思是,全天都在劝诫所有的修行者按照佛教的教义去修行。

第二句:“日出卯其三”

  • 日出卯:这里的“日出”是指太阳升起,而“卯”在古代天文学中代表东方,因此这里可能是一个时间的描述。
  • “其三”:这里的“其”是一个代词,指代前面的“日出卯”,表示这是第三件事或第三点。

第三句:“利虽多害不少”

  • 利:好处、利益。
  • 害:坏处、危害。
  •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得到的好处很多,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的伤害或危害。

第四句:“说着门徒须痛恼”

  • 说着:谈论着、提及着。
  • 门徒:弟子、学徒。
  • 痛恼:非常痛苦、烦恼。
  •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人们谈论修行时,那些没有修行的人会感到极度的痛苦和烦恼。

第五句:“能令绿鬓作苍筤”

  • 绿鬓:黑色的头发,古代常用来比喻青春年华。
  • 苍筤:苍白、无生气的样子。
  • 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修行的人能够使青春不再,让黑发变白,变得没有生气。

第六句:“巧使红颜成墓草”

  • 红颜:美丽的容颜。
  • 墓草:坟墓旁的野草,通常颜色较深,象征着死亡和衰败。
  • 这句诗的意思是,对于那些追求外在美的人来说,即使他们拥有美丽的容颜,最终也会被岁月磨砺成为坟墓旁的野草,意味着美貌终将消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修行与不修行的后果,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遵循内心的指引,追求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智慧的提升,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光鲜。同时,诗歌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美貌和青春都是短暂的,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首诗鼓励人们要有自知之明,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沉迷于表面的事物,而忽视了内在的修行和成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