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文才。
逞词藻。
三箧五车何足讨。
尽推松柏有坚贞。
也被消磨见枯槁。
诗句解释:
- 十二时:指佛教中的时间概念,十二时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段。
- 普劝:普遍劝导。
- 四众:佛教术语,指出家人及在家学佛之人。
- 依教修行:依照佛教教义进行修行。
- 日出卯:太阳从东方升起,此处“卯”是古代时辰之一,代表早晨。
- 其六:这里的“其六”可能是指诗的第六部分或某一特定主题。
- 十首:这里可能是对诗歌数量的夸张表达。
- 斗文才:斗文才,斗,即比喻性地比较;文才,指文采或才华。形容文笔出众。
- 逞词藻:炫耀文辞。
- 三箧五车何足讨:三箱五车的文献也不足以探讨(说明学问渊博)。
- 尽推松柏有坚贞:全部推崇松柏的坚韧不屈。
- 也被消磨见枯槁:尽管被赞誉为坚韧,最终还是变得枯萎凋敝。
译文:
每天从早到晚,我都在教导众生遵循佛法修行。随着日出东方,新的一天开始了。然而,即使是最杰出的文才和言辞,在广博的学识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赞美那些像松柏一样坚韧的植物,但它们最终也会因为环境的侵蚀而枯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过程中知识积累和道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比文才与学识、赞美与批评的方式,诗人强调了修行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坚持和坚定。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无论外表如何变化,内在的坚韧和纯洁是不可磨灭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