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中巳。
时最善。
胜事皆从此时办。
一是如来持钵时。
二当天众经行散。
这首诗是《隅中巳》中的一首,描述了十二时的场景和修行的意义。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
- “十二时”指的是佛教中的四个主要时间点,即早晚课、午斋(正餐)、晚斋(晚课)和夜课(晚课)。这些时间段都是佛教徒需要严格遵守的时间,用以进行日常的宗教活动。
- “普劝四众”是指所有佛教徒,他们都应该遵循这些规定。”依教修行”是指根据佛教教义去生活和修行。
- 隅中巳。
- “隅中巳”可能是诗歌的标题,或者是对特定时间的称呼。在这里,它可能是一个特定的节日或时刻,与佛教的教义有关。
- 时最善。
- “时最善”表示某个特定的时刻是最理想的。这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特殊的时刻或情境,与佛教的教义相吻合。
- 胜事皆从此时办。
- “胜事”指的是吉祥的事情或好事。”皆从此时办”意味着这些事情都在这个时候完成。这可能暗示着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某些事情会带来好运或顺利。
- 一是如来持钵时。
- “一是如来持钵时”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时刻,如佛祖在施粥时,象征着慈悲和恩赐。这可能是在强调在某个时刻进行某种行为会带来好运或顺利。
- 二当天众经行散。
- “二”可能是指另一个特殊的时刻,与前一句提到的时刻相对应。”当天众经行散”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大众开始行走或活动。这可能暗示着在这个时刻进行某种活动会带来好运或顺利。
这首诗通过描绘十二时的特定时刻,传达了佛教的教义和文化意义。它强调了遵守时间和规则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珍惜和感恩这些时刻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它也展现了佛教对于慈悲和恩赐的强调,认为在这些时刻进行某些行为会带来好运或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