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平安。
或追荐。
肃肃高僧离竹院。
起草簇成鸾凤台。
霜笺镂作莲花碗。
【注释】:
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隅中巳 其三 十二首
或平安。
或追荐。
肃肃高僧离竹院。
起草簇成鸾凤台。
霜笺镂作莲花碗。
【赏析】:
这是一首佛教题材的七言律诗,全诗以十二时为序,分别写四种不同情况的人,来表现佛教僧人的行持和教化众生的事迹。全诗押平声韵,一、三、四、六句各用仄声韵。
第一二句,写“普劝四众依教修行”的事。“普劝”即普遍劝说。“四众”,指出家人及在家信徒。“依教”即是依佛所说教法而行。此两句是说明这首诗的内容。
第三四句,写两种不同的人。第一种是“或平安”,“或追荐”,也就是有的人在世安享平安,有的人去世后得到超度(追悼)。这两句是说,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人得到安宁。
第五六句,写高僧离开竹林寺舍的情景。“肃肃”,形容高僧离去时的庄重、肃穆的样子。“竹院”,指寺院中的僧房。这两句是说,这位高僧离开竹林寺舍,前往起草簇成的鸾凤台去修行。
第七八句,写高僧所坐之地的陈设。“鸾凤台”,是指有鸾凤装饰的高台。“霜笺”,是用白纸做成的一种书写材料。这两句是说,这个鸾凤台是用白纸做的,而且纸上雕花,就像莲花一样。
这首作品以佛教的教义为依托,通过写僧人的生活、工作以及他们所到之处的环境等,来宣扬佛教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