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入酉。
日入酉。
落照残霞不长久。
林间宿鸟乱分飞。
路上归人争步走。
【注释】:
1.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佛教徒每天有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种不同的法器来念诵经文。
2.日入酉 其一十首中的一首。
3.日入酉。指日落西山。
4.落照残霞不长久。残霞:晚霞的余光。
5.林间宿鸟乱分飞。宿鸟:在树林里栖息的鸟儿。乱分飞:形容鸟儿四处飞散。
6.路上归人争步走。归人:回家的人。争:竞相。步走:步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述了日落西山后,林间和路上的景象。诗中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句“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表示佛教徒每天有十二个时辰,需要按照教导修行。这里的“普劝”是指广泛地劝导,而“四众”指的是僧人、尼姑、在家居士等所有佛教徒。这句话反映了佛教徒的生活规律和修行方式。
第二句“日入酉 其一十首中的一首”表明这是日落时的景象,也是诗中的第一幅画。
第三句“日入酉”直接点明了时间的紧迫性,太阳已经下山,天色将晚。这里的“酉”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之一,代表着傍晚时分。
第四句“落照残霞不长久”,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景的短暂性和稍纵即逝。这里的“落照”是指夕阳西下的光线,而“残霞”则是指夕阳余晖映照出来的天空颜色,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然而,这幅画面的美丽却只是短暂的,因为太阳即将落下,天空的色彩也将逐渐消失。这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第五句“林间宿鸟乱分飞”描写了树林中的鸟儿四处飞散的场景。这里的“林间”是指树林之中,而“宿鸟”则是指在树林中过夜的鸟儿。“乱分飞”形容鸟儿四处乱飞,没有固定的归宿。这句诗通过描绘鸟儿乱飞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混乱和不安的气息。鸟儿的乱飞也象征着人们内心的迷茫和困惑,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未来和方向。
最后一句“路上归人争步走”描绘了回家的人们急于赶路的情景。这里的“路上”指的是回家的路上,而“归人”则是指回乡的人。“争步走”则意味着他们争先恐后地加快脚步回家。这句诗通过描绘人们的归家场景,表达了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节奏和时间安排的重视,他们不愿错过任何可以回家的时刻。
这首诗以日落西山为背景,通过对落照残霞、林间宿鸟和路上归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