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漫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解析】

本词的译文是:楚江边,湘妃初见,无言地洒下清泪,淡漠了春意。独自倚靠着东风,把芳思寄托给谁?凌波路上寒气透骨,秋水无边。回忆那汉宫的仙人掌,月色下的亭亭玉立,香云随着步子飘起。漫想记得,当年宫中的仙掌、亭亭明月,与这花有怎样的情缘。冰丝弦上写满怨恨,更添了多少哀怨!骚人恨,枉自赋咏芬芳幽雅的兰花和芷草。春天的情怀远隔,谁又赞叹欣赏这种国香的风味?相将共度岁寒三友的日子,小窗静谧,沉烟熏染翠袖。幽梦醒来时,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答案】

此词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借咏水仙抒发作者怀才不遇之情。

“楚江湄”,点出地点;“湘娥”,代指湘妃,这里指水仙花。

“凌波路”句,描写水仙生长环境:在冷清凄清的凌波路上,没有尽头。

“香云随”句,想象水仙的香味随风飘散,仿佛能随风飘入汉宫的仙人掌中。

“冰弦写怨”两句,运用典故,以琴瑟之怨喻水仙怨意。水仙被赋予了人格,它怨而不怒,只怨那些不识真趣的人。

“骚人”三句,写水仙花的幽怨。“骚人”,指屈原,他因遭谗言而被流放到江南。《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说:“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里化用屈原的诗意,暗指自己遭受冷落、不被赏识的处境。

“春思”两句,写水仙的哀怨。水仙的幽怨是因为人们不懂得欣赏它的美。

结尾两句写水仙花与作者的友谊。作者以水仙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表达了它愿意与自己共同度过艰难岁月的愿望。同时暗含自己愿像这水仙一样,在困境中保持高洁品格,不受世俗污染,永远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赏析:

全词以水仙花为主,通过咏物抒情,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首句点明地点为楚江湄(今湖南汨罗市),这是词人游宦之地。二句写楚江边上,湘娥(传说中的湘水女神)乍见水仙花,无端地流泪。这三字写出了湘娥的纯真与多情。接着,词人描绘了水仙的生长环境及神韵。凌波路,指冷清凄清的凌波门之路,没有尽头。香云随步起,想象水仙的香味随风飘散,似乎可以随风飘入汉宫的仙人掌中。冰弦写怨更多情,运用典故,以冰弦(瑟)喻水仙的幽怨。“骚人”三句,写水仙的幽怨是因为人们不懂得欣赏它的美。“春思远”,指水仙花的幽怨是因为人们不懂得欣赏它的美。“谁叹赏国香风味”,意思是“谁又能感叹欣赏国花(即水仙)的芳香韵味?”最后两句写水仙花与词人的友谊。作者以水仙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表达了它愿意与自己共同度过艰难岁月的愿望。同时暗含自己愿像这水仙一样,在困境中保持高洁品格,不受世俗污染,永远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