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崎崟,玲珑晃耀,瑶篸插千点。
六花飘飐。
照绮旭温黁,光彩逾潋。
遥怜独骑迷山店。
禅扉又早掩。
再好问、何村赊酒,吟情遮莫减。
谁工画图论人间,除非倩妙手,迂倪宽范。
潭柘寺,雀儿寺,粉装银蘸。
群峰只、东偏消早,依旧吐、一枝青菡萏。
凭栏望、吾狂甚矣,笛声吹阿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名为《花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
诗句:“花” - 这里指梅花,因为诗题中的“花”字通常用来泛指各种花卉。
译文:遍山都是盛开的梅花,它们明亮耀眼,仿佛瑶台插满了千万点。
注释:这里的“玲珑晃耀”形容梅花晶莹剔透,光彩照人。“瑶篸插千点”则是形容梅花密集而繁复,如同千把支箭直插入云霄。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的景象,用“玲珑晃耀”和“瑶篸插千点”来形容梅花之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第二句:
诗句:“六花飘飐” - “六花”指六种颜色的花瓣,“飘飐”意为飘扬。
译文:六朵梅花在空中飘荡,随风摇曳,阳光照耀下的雪花更显洁白。
注释:这里的“六花”可能是指梅花的不同品种,如红梅、腊梅等。“飘飐”则形容花瓣在风中轻盈地飞舞。
赏析:这句诗通过“飘飐”这一动态描绘出梅花在春风中舞动的景象,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第三句:
诗句:“遥怜独骑迷山店” - “遥怜”意为深深怜惜,“独骑”表示孤独一人,“迷山店”指迷失方向的小客栈。
译文:我深深地怜惜独自骑行的旅人,他在迷蒙的山中小客栈迷失了方向。
注释:这里的“独骑”描绘了一个孤独旅行者的形象,“迷山店”暗示了旅途的艰难和迷茫。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旅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同情和对行者的关怀。
第四句:
诗句:“禅扉又早掩” - “禅扉”指的是寺庙的门扉,“又早”表示时间很早。
译文:寺庙的门早已关闭,不再有人进出。
注释:这里的“禅扉”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氛围,“又早”则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寺庙门扉关闭的情景,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
诗句:“再不好问、何村赊酒”,意思是如果再去询问,就找不到那家卖酒的村子了。
译文:如果再去询问那家卖酒的村子在哪里,恐怕就没有机会找到它了。
注释:这里的“赊酒”是一种古代饮酒方式,意指向人借酒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意味着如果错过了某个美好的地方或机会,就很难再次遇到。
第六句:
诗句:“吟情遮莫减” - “吟情”指的是诗歌的情感,“遮莫”意为无论如何。
译文:无论怎样,诗歌的情感都不会减少。
注释:这里的“吟情”指的是创作诗歌时的情感投入,“遮莫”则强调了情感的重要性。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即使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要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第七句:
诗句:“谁工画图论人间” - “谁工”意为谁能,“画图”指的是画作或图画,“论人间”指谈论世间之事。
译文:谁能画出如此精妙的画作来描绘人间呢?
注释:这里的“谁工”是对绘画技艺的赞美,“画图”指的是画作或图画,“论人间”则是指谈论世间之事。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赞赏,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第八句:
诗句:“除非倩妙手,迂倪宽范” - “倩”,意为请,“迂倪宽范”指的是超脱世俗的人。
译文:除了请那些技艺高超的画家绘制,还能请到超脱世俗的人来描绘吗?
注释:这里的“倩妙手”指的是请到技艺高超的画家来绘制画作,“迂倪宽范”则是比喻那些超脱世俗的人。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画作艺术的赞美,同时也强调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
第九句:
诗句:“潭柘寺,雀儿寺,粉装银蘸” - “潭柘寺”和“雀儿寺”都是位于宋代杭州的著名古寺,“粉装银蘸”形容这些寺庙的景色美丽如画。
译文:潭柘寺和雀儿寺都美得像涂了粉、镶了银的画。
注释:这里的“潭柘寺”指的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寺庙,“雀儿寺”也是类似的地名。“粉装银蘸”则是形容这些寺庙的景色美丽如画。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这些寺庙的描述,展现了宋代杭州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景观。
第十句:
诗句:“群峰只、东偏消早,依旧吐、一枝青菡萏” - “群峰”指的是周围的山峰,“东偏”表示在东方稍微偏一点的地方,“吐”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绽放,“青菡萏”指的是未完全开放的莲花。
译文:周围群山之中,东侧稍偏一点的山峰上还保留着一株初开未全开的莲花。
注释:这里的“群峰”指的是周围的山峰,“东偏”表示在东方稍微偏一点的地方,“吐”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绽放,“青菡萏”指的是未完全开放的莲花。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一处独特的山峰上的莲花,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第十一句:
诗句:“凭栏望、吾狂甚矣,笛声吹阿滥” - “凭栏望”指的是站在栏杆旁远眺,“阿滥”是一种乐器名,这里可能是指笛子。
译文:我在栏杆边远眺,真是有些过于放纵了。听到笛声吹奏得太过激烈。
注释:这里的“凭栏望”指的是站在栏杆旁远眺,“阿滥”是一种乐器名,这里可能是指笛子。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前感到的陶醉和自我反思,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