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塘,天教付与,双栖夜深并。
绿蒲分映,任梦里随波,烟外交颈。
圆沙一片斜阳冷。
多应睡未醒,看足了、浣衣人去,蜻蜓移钓艇。
采莲渡头最愁他,清歌才起处、惊飞难定。
齐浴罢,花潭下,翠牵红凝。
休缘却、竹弓射鸭,还自去、空江干万顷。
正好伴、水亭风槛,低垂罗袖影。

注释:

  1. 鸳鸯:指双栖的鸟。
  2. 曲池塘:曲折的池塘。
  3. 天教:天意,上天安排。
  4. 任:任由,不管。
  5. 梦里随波:在梦中随着波浪漂泊。
  6. 烟外交颈:烟雾弥漫,仿佛与脖子相交。
  7. 圆沙一片斜阳冷:圆沙上的一片斜阳显得寒冷。
  8. 多应睡未醒:想必是睡得太沉,没有醒来。
  9. 看足了:看得够了,表示厌倦。
  10. 蜻蜓移钓艇:蜻蜓移向钓鱼的船。
  11. 采莲渡头:采莲的渡口。
  12. 清歌才起处:清歌声起的地方。
  13. 惊飞难定:被惊飞的鸟儿难以安定下来。
  14. 齐浴罢:洗完澡后。
  15. 花潭下:花潭的下方。
  16. 翠牵红凝:绿色的和红色的交融在一起。
  17. 休缘却:不要靠近。
  18. 竹弓射鸭:用竹弓射鸭子。
  19. 还自去、空江干万顷:独自离去,消失在广阔的江面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鸳鸯生活的诗,通过描绘鸳鸯的生活习性,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句“鸳鸯”,点明了主题,即鸳鸯鸟。接着描述了鸳鸯在池塘中的生活,它们在夜晚双双栖息,仿佛是在寻找伴侣。这里的“天教付与”暗示了这是一种天意安排,而“双栖夜深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诗人描绘了鸳鸯的生活状态。它们在水中嬉戏,仿佛是在享受生活的乐趣。然而,当它们看到有人洗衣时,就会感到厌倦,这是因为它们认为洗衣的声音干扰了它们的宁静生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鸳鸯的生活习性。
    诗人又描绘了鸳鸯的生活场景。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仿佛是在欣赏美丽的风景。这里的“任梦里随波”和“任”字的使用,表明了鸳鸯对生活的无所追求,只是随波逐流而已。而“烟外交颈”则进一步描绘了鸳鸯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仿佛是在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诗人描绘了鸳鸯的生活状态。当它们看到有人在钓鱼时,就会感到不安,这是因为它们认为钓鱼的声音打扰了它们的宁静生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鸳鸯的生活习性。
    诗人描绘了鸳鸯的生活场景。当它们看到有人洗衣服时,就会感到厌倦,这是因为它们认为洗衣的声音干扰了它们的宁静生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鸳鸯的生活习性。
    最后两句,诗人描绘了鸳鸯的生活状态。当它们洗完澡后,就会感到非常疲惫,这是因为它们已经洗去了一天的疲劳。而“花潭下”则进一步描绘了鸳鸯在水中游动的场景,仿佛是在欣赏美丽的风景。这里的“翠牵红凝”和“休缘却”等词语的使用,都表达了诗人对鸳鸯生活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鸳鸯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