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最爱鲜禽好,当年惠连曾赋。
紫荇丝边,水荭花外,长见伊窥鱼住。
乍翻浅诸。
讶拍拍随波,欲低还举。
占得圆沙,惯拳一足久延伫。
采莲舟渐近也,笑红裙按楫,不教惊去。
荻岸偏明,蘋风惯浴,凉月毵毵南浦。
曲江人渡。
指隐约秋潮,望中生处。
才挂鱼罾,又飞来无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内容、语言和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明确本题考查的内容:诗歌的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最后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语言运用的技巧。

【答案】

①谢池:即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余与山巨源(刘禹锡字)同登南楼,时新秋月色清朗,风物奇绝,俱有终焉之心”。谢灵运爱赏谢氏山水,“最爱”是说最喜爱,“鲜禽”,指新鲜的鸟。②惠连: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字,曾作过“白鹭洲赋”。③紫荇丝边:紫色的荇草,长在湖边的浅水处。④水荭花外:水生植物水荭的花朵,开在水边。⑤伊窥鱼住:她看着鱼儿游过来住下来。⑥乍翻浅渚,讶拍拍随波,欲低还举:忽然翻起水面,拍打着波纹,好像要低下来又突然高起来。⑦圆沙:圆形的沙地或沙洲。⑧惯拳一足久延伫:常常用一只脚去踩住它,久久不放开。⑨采莲舟渐近也:“采莲”是采莲船;“渐近”指船儿慢慢靠近了岸。⑩笑红裙按楫:笑着把船桨放在船上。“红裙”指采莲女的衣服色彩艳丽。⑩荻岸偏明:芦苇岸边显得明亮。⑩蘋风惯浴:水草丛中吹来的凉爽的风,常常把身体浸在水里洗个澡。⑩曲江人渡:从曲江那边来的人过河。⑩指隐约秋潮,望中生处:手指远方隐约可见的秋天的潮水,仿佛是从远处涌过来的。

【赏析】

这首词以咏鹭鸶起兴,描写采莲女的姿色,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全词以情为主,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含蓄隽永,富有情趣。

上片开头三句写鹭鸶的外形特点。“齐天乐”,“齐天大圣”之乐,形容歌声非常悦耳动听,使作者听了感到心满意足。“齐天”,语出《庄子·逍遥游》,指天地间最高的境界,这里用以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词人写到“紫荇丝边,水荭花外”,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湖面的青荇和水荭之间,经常能看见采莲女子在欣赏着美丽的风景。“紫荇”,是一种生长在湖边的紫色植物,它的根茎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水荭”,一种生于水中的草,它的花朵开在水边。“窥鱼住”,是说看到鱼儿游过来停在自己身边,这是对采莲女的外貌进行描绘。“乍翻浅诸”,是说湖水荡漾,水浪拍击着岸边的泥土发出声响,像是打翻了什么东西一样。“讶拍拍随波,欲低还举”,意思是说,看到湖水荡漾的样子,觉得很奇怪,就跟着湖水一起起伏不定,又觉得有点害怕就又停下来了。

下片开头三句,词人继续写采莲女的形象。“占得圆沙,惯拳一足久延伫”,“圆沙”,指圆形的沙洲或者沙地;“惯拳”,意思是习惯用一只脚去踩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采莲女子喜欢在圆沙上停留,而且习惯于用一只脚去踩住它,久久不放开,这表现出女子的性格特征。

词人说“采莲舟渐近也,笑红裙按楫,不教惊去”,意思是说,采莲船慢慢地靠近岸边来了,采莲女笑着把船桨放在船上,不让鱼儿惊吓而逃走。“按楫”是用手扶着船桨的意思。这句词的意思是说,采莲女在采莲船旁边站着,一边笑一边轻轻地扶着船桨,不让鱼儿受到惊吓,以免惊走它们。“荻岸偏明”,意思是说,采莲船靠到了岸边,那一带的芦苇显得更加明亮。

再往下看,“曲江人渡”,意思是说采莲船渡过了曲江,“指隐约秋潮”,意思是说,远远地看着秋天的潮水,好像要从远处涌过来。这句词的意思是说,采莲女站在船头看着秋天的水潮涌动,好像是从远处涌过来的一样。“才挂鱼罾,又飞来无数”,意思是说,刚刚把网子放下来捕捉到鱼,又有许许多多的鱼儿飞了过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刚才刚把捕渔用的竹笼放下来捕捉到了许多鱼,又有更多的鱼飞了过来。

整首词通过写采莲女在湖边的活动,表现了对美好的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对采莲女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她美丽、活泼、聪明、可爱的形象,令人产生美好的想象和联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