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坠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斜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诗句】
夜飞鹊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坠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斜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译文】
在河桥上送别了离去的友人,那凄凉的夜晚啊多么漫长。月光斜照,余辉洒落,烛泪已经流尽,微风吹起的细雨打湿了衣裳。我们相聚又分离,随风传来风前渡口的鼓声和树上的旗帜摇曳。我骑的那匹花马似乎懂得我的心意,即使扬鞭前行也显得从容缓慢。
道路遥远,田野清幽,人群逐渐稀少,连声音也没有再听见了。只有我带着满心的忧愁归来。怎么会想到再次经过这里?她留下的钿饰不见了踪影,小路也迷失了方向。只能徘徊在斑驳的草丛中,悲叹着洒了一杯酒,极目远眺天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河桥送别友人的场景以及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稍带凄凉的气氛。紧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月亮、蜡烛、雨水等元素,展现了夜晚的氛围和离别时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四句中,“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表达了送别的场景和氛围。诗人骑马离去,留下友人在原地,感受到了彼此之间情感的距离。同时,风吹过渡口的鼓声和飘扬的旗帜,增加了离别的哀伤氛围。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描述了马匹理解主人的心情,虽然主人已经扬鞭启程,但马儿却因为不舍而走得较慢。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还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远离家乡的孤独感。诗人独自走在荒凉的道路上,周围没有了熟悉的人声和话语,只有秋风和落日陪伴着他前行。
最后一句“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则表达了诗人的疑惑和失望。他不禁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而如今却只剩下一片迷茫。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人物心理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受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丰富了诗歌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