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消未成寝,帘幕风凄。
斜月冷照乌啼。
垂垂碧树已如帚,夜寒犹拣霜枝。
城楼故巢不见,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
惊翻坠叶,听萧萧响入深池。
一自桑干北渡,任是月明时。
不向南飞。
谁劝王孙归去,啼鹃不到,烟柳空垂。
愁多梦少,倚熏垆、划遍寒灰。
分今宵无睡,只愁玉箸,湿尽红蕤。

诗句解释与赏析

  • 夜飞鹊:描述了一只夜行性的鹊鸟,它在莲池周围忙碌地寻找栖息的地方。

  • 注释:夜飞鹊,指夜间飞行的鹊鸟。莲池多乌,占树争巢,终夕鸣动。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写鹊鸟的行为,表达了夜晚的寂静和生命的活力。

  • 香消未成寝:描述主人公尚未入睡,因为她还在回味着某种香气。

  • 注释:香消,指香气消散。未成寝,还未就寝。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夜晚的宁静。

  • 帘幕风凄:描绘了室内外环境的变化,从温馨的室内过渡到寒冷的室外。

  • 注释:帘幕,指室内的帘子。风凄,风吹得凄凉。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心情变化。

  • 斜月冷照乌啼:描述了斜月下的乌鸦在树上鸣叫的情景。

  • 注释:斜月,指月亮倾斜的位置。冷照,指月光冰冷。乌啼,乌鸦的叫声。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绪。

  • 垂垂碧树已如帚:描述了树木逐渐枯萎的景象,如同一把扫帚。

  • 注释:垂垂,形容树木逐渐变老。碧树,绿色的树。如帚,像扫帚一样。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树木生长变化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城楼故巢不见:描述了曾经熟悉的城楼现在已不可见。

  • 注释:城楼,指曾经居住或活动的场所。故巢,过去的家。不见,不再存在。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人与环境的变迁,以及失去熟悉地方的感伤。

  • 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描述了秋天门外的景象,草木已经长满。

  • 注释:延秋门,即城门,秋天时城门关闭。露草,带有露水的草。萋迷,茂盛的样子。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 惊翻坠叶,听萧萧响入深池:描述了落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 注释:惊翻,使落叶被吹起。坠叶,落下的树叶。萧萧响,落叶被吹动发出的声音。入深池,声音传到深池中。

  • 赏析: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自然之美和生命之哀。

  • 一自桑干北渡,任是月明时:描述了自从桑干河以北迁移以来,无论何时月明都如此。

  • 注释:桑干,一条河流的名称,位于中国北方。北渡,向北迁移。任是,不管。月明时,月光明亮的时候。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主人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情感。

  • 不向南飞:描述了主人公选择留在原地,不随迁徙的大流而去南方。

  • 注释:不,表示否定。南飞,比喻往南方迁徙。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主人公对故乡的依恋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 谁劝王孙归去:询问是否有人劝说主人公回到故乡。

  • 注释: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自称。归去,返回故乡。

  • 赏析:这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外界诱惑的拒绝。

  • 啼鹃不到:描述了杜鹃啼叫的场景,但无人能听到。

  • 注释:啼鹃,指杜鹃鸟的啼鸣。不到,听不到。

  •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之声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 烟柳空垂:描述了杨柳因烟雾而显得朦胧不清的景象。

  • 注释:烟柳,因烟雾而变得模糊的杨柳。空垂,仿佛垂下的柳枝。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 愁多梦少:描述了主人公因为忧愁而难以入眠,梦中也很少得到安慰。

  • 注释:愁多,忧愁很多。梦少,梦中得到的安慰很少。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 倚熏垆、划遍寒灰:描述了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依靠炉火取暖,用笔写下心中的悲伤。

  • 注释:倚熏垆,靠在熏炉旁取暖。划遍寒灰,写尽心中的悲伤和绝望。

  • 赏析:这句诗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孤独无助的情感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