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满庭芳·碧水惊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译文:
碧绿的湖水让深秋的天气感到惊奇,黄昏的天空中黄色的云层凝结成暮色。秋天落叶纷飞落在空落的台阶上。室内的人静静而坐,斜斜的月光照亮了他的身影,使他徘徊不定。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到处都是捣衣的声音在催促。西边窗户下,一阵风吹动着绿色的竹子,仿佛是旧友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秋水、黄昏、落叶、捣衣声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深沉、哀婉的氛围。特别是“碧水惊秋”一句,将深秋的景色与碧绿的湖水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惊喜和惊叹。同时,“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也形象地描绘出了深秋的气息和景象。
诗中的主人公却陷入了深深的忧伤之中。他看到窗外的秋风摇曳着翠竹,仿佛是老朋友归来,但又不禁感叹新欢易失,往事难猜。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更具感染力。
诗中的“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也充满了哲理意味。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诗人却不知道它是为了谁而开。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让这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满庭芳·碧水惊秋》是一首充满深秋气息和深情厚意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