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着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诗句释义
第一句:“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着身何处。”
- 关键词: 知音、乾坤、许大、着身。
- 注释: 这里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的朋友稀少,同时感叹天地广大,自己却不知何去何从的感慨。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
第二句:“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
- 关键词: 功成、退、归路。
- 注释: 表示只有等到功成名就时才考虑退休,而何时能找到回家的路尚不可知。
-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未来成就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和焦虑。
第三句:“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 关键词: 多景楼、垂虹亭、秋雨、眠、枕。
- 注释: 在多景楼和垂虹亭之间,秋天的夜晚被雨水打湿,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入睡。
- 赏析: 这个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
第四句:“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 关键词: 虚名、误、辛苦。
- 注释: 因虚名而误事,耗费了十年时间,却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
- 赏析: 这句诗揭示了诗人的无奈和失望,他认为自己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第五句:“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
- 关键词: 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惊人之语。
- 注释: 诗人表示不是通过华丽的辞藻来打动皇帝,而是直接上书请求。
- 赏析: 这句话显示了诗人直言不讳的性格,以及他坚持原则的态度。
第六句:“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
- 关键词: 匆忙、天未许、衣裾尘土。
- 注释: 由于过于急切,反而没有得到上天的认可,最终只能沾满尘土。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力感和自己的处境。
第七句:“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
- 关键词: 白璧、追欢、黄金、买笑、君为主。
- 注释: 用白璧和黄金来追求欢乐,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欲望。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和社会现实的批判。
第八句:“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 关键词: 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 注释: 生活在江上的莼菜和鲈鱼中,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期待着明日的回归。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译文
在多景楼和垂虹亭之间,秋天的夜晚被雨水打湿,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入睡。虽然有虚名相误,但十年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不是为了奏赋明光,也不是为了上书北阙,而是直接上书。因为太过匆忙,所以没有得到上天的认可,最后只能沾满尘土。用白璧和黄金来追求欢乐,都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欲望。生活在江上的莼菜和鲈鱼中,我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期待着明天的回归。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辛稼轩对于人生、名利和情感的独特感悟。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这首词不仅是一首抒发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度的哲学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