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日遇重九,跃马□欢游。如今何事多感,双鬓不禁秋。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
钓松鲈,斟郢酒,听吴讴。壮心铄尽,今夕重见紫茱羞。月落笳鸣沙碛,烽静人耕榆塞,此志恐悠悠。拟欲堕清泪,生怕菊花愁。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背诵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解读。如“跃马□欢游”中的“□”是“驰”的意思;“今夕重见紫茱羞”中的“紫”是“酒”的意思。同时,要注意一些字词的古今异义现象。
【答案】
(壮日遇重九)
(跃马□欢游)
(如今何事多感)
(双鬓不禁秋)
(目断五陵台路)
(无复临高千骑)
(霜露下南国)
(淮汉绕神州)
(钓松鲈)
(斟郢酒)
(听吴讴)
(壮心铄尽)
(月落笳鸣沙碛)
(烽静人耕榆塞)
(此志恐悠悠)
(拟欲堕清泪)
(生怕菊花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对佳节赏菊饮酒、放声高歌等习俗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全诗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年华老去的伤感和无奈之情。
其一:
开头两句点明题目,写在重阳节这一天,骑马到郊外去游赏。诗人用一个“遇”字,表现了他对节日气氛的喜爱和兴致之高。“如今何事多感”,这一句直承上句,表明自己现在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有那种豪情壮志了。“双鬓不禁秋”,这一句写自己的头发由黑变白,说明自己年纪老了,而“不禁秋”三字,更是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悲伤之感。“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目送着五陵台上的路,再也不能看到那些骑着高头大马、吹着乐器、穿着华丽衣服的人了。“目断”二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悲凉情绪,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意思是说:霜露洒遍南方大地,长江黄河环绕着中华土地。这句中“霜露”二字,既写出了季节的变换,也写出了天气的寒冷,更烘托出了诗人心中的凄凉和孤独。“钓松鲈,斟郢酒,听吴讴”写的是李白当年在家乡时的生活情趣。“钓松鲈”指的是他喜爱钓鱼;“郢酒”是指美酒名,这里指好酒;“听吴讴”指的是他在聆听吴地的歌舞。这几句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其二:
后二句写诗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心中充满了伤感和无奈。“壮心铄尽”,意思是说:我那年轻时的豪迈雄心已经消磨殆尽了。“今夕重见紫茱羞”,意思是说:今天晚上我又看到了故乡的家酿黄酒,那是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东西。“紫”指黄酒,“茱萸”是一种野果,其叶可染黄色。这里的“紫茱”,既是诗人对家乡特产的怀念,也是诗人对自己年老色衰的自嘲。“月落笳鸣沙碛,烽静人耕榆塞”,意思是说:月亮落下去了,胡笳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烽火已经熄灭,人们在边塞上耕作。“此志恐悠悠”,意思是说:我的这种志向恐怕已经没有了!“拟欲堕清泪,生怕菊花愁”,意思是说:我打算掉下眼泪,又怕菊花会因此而更加忧愁。“堕清泪”是说自己要流泪,但又要抑制住不让泪水掉下来;“怕菊花愁”是说自己担心秋天到来菊花凋谢的时候会因自己而感到忧伤。这两句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回忆往事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诗人晚年对生命流逝、年华老去的伤感和无奈之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