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收淅沥,雾隐森罗。群山万玉嵯峨。禁街车马,银杯缟带相过。胥涛晚来息怒,练光浮、都不扬波。最好处,是渔翁归去,鼓棹披蓑。
况是东堂锡宴,龙墀骤,貂珰宣劝金荷。庆此嘉瑞,明岁黍稌应多。天家预知混一,把琼瑶、铺遍山河。这宴饮,罄华戎、同醉泰和。
【注释】
淅沥:形容雨声。森罗:形容树林茂密。胥涛:指黄河。鼓棹:指渔翁划船。披蓑:指渔翁戴蓑衣。东堂:指皇宫的正殿。锡宴:皇帝赐宴。貂珰:指宦官。明岁黍稌:明朝丰收的稻谷。天家:皇上之家、皇宫。混一:统一的意思。华戎:华夏和蛮夷。
【赏析】
《声声慢·喜雪锡宴》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写雪后京城的美景,下片写皇帝赐宴群臣,并预卜丰年之庆贺,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
起首四句写京城雪后的景色。“风收淅沥,雾隐森罗”,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大雪初霁,空气清新而湿润,万物被白雪覆盖,显得格外洁净、秀丽;远处的群山万木皆被白雪装点,显得分外青翠,犹如无数玉石般嵯峨挺拔,更显出一派北国风光的壮美。接着,“禁街车马,银杯缟带相过”二句写京城街道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行人如织,人们穿着白晃晃的绸缎衣服,戴着白色的头带,络绎不绝;“胥涛晚来息怒,练光浮、都不扬波”,河水平静地流淌着,连浪花也不见翻滚,似乎在平息了刚才的怒气。
下阕写帝恩浩荡,赐宴群臣,并预卜丰年之庆贺。“最好处”三句,写赐宴群臣的场景。“是渔翁归去,鼓棹披蓑”二句,描绘了渔翁归家的情景。渔翁划着渔船回到家里,他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手持竹篙,驾着扁舟,一路高歌,一路欢腾。这两句既写出了渔翁的悠闲自得,又表现出了渔翁归家的欢快心情。
“况是东堂锡宴,龙墀骤,貂珰宣劝金荷”二句,承上启下,总领下文。“况是”二字为全词之眼,说明赐宴之事不仅令臣子们欢欣鼓舞,连皇帝本人也高兴得手舞足蹈。“龙墀”即宫殿内的台阶,“宣劝金荷”指皇帝给大臣们斟酒劝饭。“庆此嘉瑞,明岁黍稌应多”二句,进一步描写了赐宴时的热闹场面。皇帝赐宴群臣,大家欢聚一堂,举杯同庆。“天家”指天子之家、皇宫。“庆此嘉瑞”即庆贺这种吉祥的瑞兆。“明岁”,明年之意。“黍稌”,即秋熟的谷物,泛指粮食。“应多”二字暗用杜甫《秋兴八首》之一中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以表明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尾二句由景及情,抒发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天家预知混一,把琼瑶、铺遍山河”二句,承前启后,照应题目。“天家”即天子之家、皇宫。“预知”、“把琼瑶”等字语均用典,暗用汉代张衡《西京赋》中“若乃元元本本,种瓜旧田,纵火行烟,烧林积莽;……仰屋而啸,欿天而起者,不可胜数”。这里说,上天早已知道国家将要实现大一统,所以预先将美好的礼物赏赐给百官。“把琼瑶”、“铺遍山河”,则是指把各种珍贵的礼物赏赐给百官,让山河都沐浴在美好礼物的光辉之中。这两句既表现了皇恩浩荡,也表现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渴望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