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依旧照眼。愁褪红丝腕。梦绕烟江路,汀菰绿薰风晚。年少惊送远。吴蚕老、恨绪萦抽茧。
旅情懒。扁舟系处,青帘浊酒须换。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新月湖光荡素练。人散。红衣香在南岸。

【注释】

黄钟商:中国古代十二律之一,属金声。

重午:指端午节。

扁舟系处:小船停泊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端午节风俗的词。上片主要写端午时节江南水乡风光,下片则侧重写词人自己的情态与感受,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莲”字为线索贯穿始终,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

上阕前两句写端午节的景致,“隔浦莲近”点明地点,“拍黄钟商”,说明是端午节,用《楚辞·招魂》的“操吴戈兮被犀甲”句意,暗示端午习俗中的佩带茱萸之俗。“过重午”即端午节,“长桥过重午”表明时间。“榴花依旧照眼”点明时令,又以“依旧”二字写出了榴花盛开的景象。此二句写景抒情相结合,既表现了端午时节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又透露出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中阕承上启下,过渡到下阕。“年少惊送远”,言及少年时代,感慨人生易老,青春难留,故有“惊送远”之感。“吴蚕老、恨绪萦抽茧”,吴地蚕丝织就的绸缎,多用于制作礼服。“恨绪萦抽茧”,比喻思念之深,难以排解。“梦绕烟江路,汀菰绿薰风晚”,“梦绕烟江路”,化用杜牧《秋夕》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形容词人在梦中行走烟雨迷蒙的江湖路上的情景。“汀菰绿薰风晚”,点明时令,又写词人漫步在江边小洲上的所见所闻。“年少惊送远”,点明时令,又写词人漫步在江边小洲上的所见所闻。“年少”,指自己年轻的时候,感叹时光飞逝。“惊送远”,表示自己对离别的人或物感到惊讶。

下阕后三句写词人因离别而心情烦闷,无法排解这种烦恼。“旅情懒”,指旅途中的寂寞感。“扁舟系处”是说词人乘坐的小舟停靠在某个地方,可能是他离别后暂住之地。“青帘浊酒须换”,青帘指的是酒店的竹帘。“须换”,意思是必须更换一下。“一番重午,旋买香蒲浮盏”,端午节这天,词人要购买菖蒲来喝,因为端午饮雄黄酒,据说可以避邪驱疫。“新月湖光荡素练”,指月光如白绢般清澈明亮。“人散”,指端午节期间人们纷纷离去。“红衣香在南岸”,指端午节那天,人们在船上放荷花灯,荷花灯散发出的香气在江岸上飘荡。

整首词通过描绘江南端午时节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抒发了词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留恋之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易老、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