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晴早人起。见柳知新翠。撼树试花意。两蜂狂救堕蕊。见著羞懒避。春都在,时节到愁地。
屏间字。香痕半掏,误期一一曾记。朱弦谩锁,不会近番慵脆。强踏秋千似醉里。扶下,眼花跕跕飞坠。
【注】:
拍:词牌名。
“香痕半掏”中的“香”,应为“花”之误。
“强踏秋千似醉里”,应为“强作娇态似醉里”。
跕跕:形容走路轻盈貌。
赏析:
这首词描写春天的景色,以“隔浦莲近拍”“夜寒晴早人起”二句,勾勒出一幅春景图。“夜寒晴早人起。见柳知新翠。”“夜寒”与“晴早”相承,写出了春天的清晨。作者在寒冷的夜晚早早地起床,见到新长出的柳条,便知道春天来了。“撼树试花意。两蜂狂救堕蕊”两句写春花怒放,蜜蜂飞舞,用拟人化手法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情景。
下片写春天的情趣,“见著羞懒避。春都在,时节到愁地。”春天来了,人们自然不愿躲在室内,而是出来感受春天的气息,而那些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烦恼的人却要躲起来。这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暗含对人的批评。“屏间字。香痕半掏,误期一一曾记。”写的是春日的闲情逸致,“香痕半掏,误期一一曾记。”香囊中绣有梅花、兰花等图案,其中还有“一一心”的字样。这些绣品是女子们用来表达自己心意的信物,也是古代男女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
“朱弦谩锁,不会近番慵脆。强作娇态似醉里”写的是女子们借酒浇愁的行为,“谩锁”二字表明她们并不了解男子的心思。而男子们则强装娇态,像喝醉了一样。这几句词描绘了男女之间的感情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扶下,眼花跕跕飞坠”是对全文的总结。作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刻画,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