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遥迎近倚,归还愿、分付横枝未了。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鸡听人语,隔江相伴歌笑。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注释】
下临深窈:水边幽深曲折。窈,深远。
翠鬟:女子的发髻。
扁舟却去:小舟向后退去。
耿山:指建业(今江苏南京)。华表:即建康故城西北的石头城,又称“金陵城”。
鸡听人语:鸡听到人声便报晓。
长桥外:城外的长桥。
醒人吹笛:有醉人的吹笛人在长桥边吹笛。
【赏析】
《江上逢故人》是一首写诗人在江边与旧友相逢并共饮时所感而作的诗。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时间是月夜,地点在江上和竹间茅屋旁。接着写江上行人对江中倒影凝望,似乎看到了那绿柳成行的竹丛、茅舍、竹篱、茅檐以及那垂钓的老翁、浣衣的女伴。
第二句又由景及人,写到那位行人伫立观望,似乎见到了那远处的青山,还有那孤城。“抱孤城”三字表明了作者对这座孤城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因宦游而身不由己的苦衷。
三四句写这位行人正欲离去,忽听得江面上传来歌声笑语,他驻足聆听,久久不愿离去。这两句既写出了行人的情态,也表达了行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写行人重踏故土,感慨万千,不禁想起当年同游高帝庙时的豪情壮志来。此时他想到的是那些同游之人如今都已成仙而去,而自己却仍然奔波劳碌,未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因此,他感叹道:“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言虽如此,但诗人仍希望有机会能与故交再聚,共话当年往事。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幽淡雅。诗人以江行所见为背景,借酒会故人,抒发了羁旅漂泊之愁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