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西江月·丙午冬至》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作,上片通过对比贫富之家的庆祝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下片描绘了作者自己过冬至夜的情景,虽属“寒士”,但终有闲暇饮酒赏花。整首词以对比抒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自我安慰。
译文: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公元1246年的冬至日,即丙午年。这一年,吴文英已经59岁,正处于人生的晚年阶段。词作中,吴文英通过对冬至夜晚的庆祝场景和自身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上片开头“添线绣床人倦”,描绘了冬至之夜,妇女们仍在添线绣床的情景,尽管疲惫不堪,但她们仍然继续工作。而“翻香罗幕烟斜”则描写了富贵人家彻夜箫鼓不绝的景象,这种对比强烈地突显了贫富差距。最后两句“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既展现了节日的盛况,也体现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
下片“小帘沽酒看梅花”则是对主人公冬至夜的另一种生活写照,虽然身处“寒士”之境,但他仍能寻得一丝宁静与美好。结尾“梦到林逋山下”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向往和慰藉。林逋是宋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其诗句多描绘自然之美,此句意寓诗人虽处世艰难,但心境如水般清澈,梦想着逃离现实。
《西江月·丙午冬至》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展现了宋词的独到之处。通过对冬至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刻画,词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