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流远。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妙制拥、银蟾光满。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轻擘动,思无限。
长安钗鬓春横乱。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使得似、支郎萧散。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摇落寒江岸。不肠断,也肠断。

注释:

  • 江东:指东晋时期,当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江南一带享有盛誉。
  •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
  • 三闾:指屈原,他是楚国大夫,因直言进谏被放逐,后投江自殉。后人将他的诗赋和《楚辞》合称为“楚辞”,又称《离骚》。
  • 支郎:指谢安,字安石,东晋时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以清谈、书法、绘画闻名于世。
  • 萧散:形容谢安的性格潇洒、超脱。
  • 支郎:指谢安,字安石,东晋时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以清谈、书法、绘画闻名于世。
    译文:
    回忆起当年江东的风流人物,那时的知音南阮已经不在了。我习惯了倚靠在胡床上闲适地寄傲,但那无法凭借乐器表达的情感让人感到无奈。那些巧妙的制式让我如银月般明亮,千古传颂却无人能模仿。忽然间,茂陵中的金碗出现了,人们纷纷称赞它的美丽。我轻轻一挥便动容无限,思绪万千。
    长安的钗鬓春色凌乱,仿照古代的规模,我拨动红带,弹奏着琵琶,深情而浅显。我无法理解高山流水的情趣,只懂得儿女情长恩怨。就像支郎一样潇洒超脱的境界,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我听到《楚辞》中沈痛悲怆的声音,让人心酸不已,风吹落寒江岸边的枯枝败叶。虽然悲伤却依然悲伤,因为那是无法割舍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回忆江东昔日的风流人物来抒发诗人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现实的感慨。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土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诗的开头通过回忆江东的风流人物,引出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回忆。接着,诗人用“惯倚胡床闲寄傲”、“妙制拥、银蟾光满”等句描绘了自己曾经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这些描写既反映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诗人转入对现实的感受。他感叹自己无法像古人一样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只能通过琵琶来弹奏。这种表达方式虽然简单但足以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他也提到了“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诗人用“支郎”来形容谢安,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谢安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他以潇洒超脱的态度面对生活,让人心生敬意。而“听到三闾沈绝处”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传承的担忧之情。他担心自己的后代无法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些文化遗产。
    诗人用“惨悲风、摇落寒江岸”来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伤和无奈。尽管这种忧伤让人无法承受,但诗人仍然选择了坚持和勇敢面对现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总之,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