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永厌银烛,移步下堂坳。秋风昨梦少年,高兴鹄成袍。世上痴儿睡去,历历江山细数,孤鹘啸危巢。地静未容去,门掩不妨敲。
转巍阑,低画桷,落寒梢。南楼老子争似,短笛一椽茅。无色界间长啸,不夜城中高卧,随意弄诗嘲。洗斝要更酌,为我问佳肴。
注释:
- 夜长,银烛光闪烁不定。移步下堂坳:从堂上下来到堂下的门坳处(台阶)。坳,低陷的地面。
- 少年:指年轻时代。鹄(gǔ):雁。成袍:穿着成行的雁群。比喻众多。
- 痴儿:愚蠢的人。历历江山,一一细数。历历,分明可见的样子。形容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关切。
- 孤鹘(jué):孤独的大雁。啸危巢:在险峻的崖巢中悲鸣。孤,单独。危,高而危险。
- 地静:大地安静,指国泰民安。未容:不允许,指没有机会或条件。
- 转巍阑:转动高大的栏杆(指登高远眺)。画桷(jué):屋檐上的斗拱。
- 南楼老子:指自己,诗人自称。争似:比得上,比不上。短笛一椽茅:用短笛吹奏一曲。
- 无色界:指佛家所说的清净世界。间:中间。
- 不夜城:指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不夜城,夜晚没有黑夜的意思。
- 随意弄诗嘲:随心所欲地写诗嘲笑。
- 洗斝(jiǎ)要更酌:洗酒杯要再斟酒。更酌,重新斟酒。
- 为我问佳肴:为我准备美味的食物。佳肴,好的食物。
翻译:
漫长的夜晚厌倦了银烛的光芒,我从堂上下来到堂下的门坳处。秋风昨天梦见了年轻时的自己,高兴得好像大雁排成了队伍。世上愚蠢的人还在睡觉,历历可数的国家山川,孤独的雁鸟在危险的地方悲鸣。大地安静,不允许我离开,门被掩住也不用担心会敲响。
转动高大的栏杆,低着屋檐的角,落下寒梢。南楼上的老子比不上,短笛一声就可以吹奏一曲。没有色界的世界之间长啸,不夜城中悠闲地躺着,随心所欲地写诗嘲笑。洗酒杯要再斟酒,为我想问个好菜。
赏析:
《水调歌头·再和》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该词上阕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一个闲适自在、超脱世俗的形象,下阕则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豪放情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