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未应到,可怪此番风。木犀天气,何事爽逼夹衣重。长记呼韩塞下,每向飞廉声里,占见马蹄东。今且闭门睡,都不管山翁。
李北平,班定远,魏云中。纷纷成败,任取勋业纪南宫。幸得明朝无雨,定是中宵有月,莫放酒尊空。起舞弄庭叶,清影伴岩松。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名为《水调歌头·再和前韵》。

译文

鸿雁还未飞回来,真令人奇怪,这风怎么这么大。木犀(桂花)的天气,为何如此凉爽逼人,让人感觉夹衣都变重了。我还记得在呼韩塞下,每当看到飞廉的马声,就知道马蹄向东而去。现在我关上门睡觉,不理会山翁(指陶渊明)。
李北平,班定远,魏云中。纷纷成败得失,都任由他们在南宫(指朝廷或国家)记录。幸好明朝没有下雨,定会有月光照耀夜空,不能让酒尊空置。起舞弄庭叶,清凉的影子伴着岩松。

注释

  1. 鸿雁未应到:指鸿雁尚未返回,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
  2. 可怪此番风:对此次风的强烈感到惊讶。
  3. 木犀天气:指的是秋季桂花盛开的景象。
  4. 爽逼:形容天气非常清爽。
  5. 每向:每当……时,表示每次……都有。
  6. 飞廉: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指代骏马。
  7. 山翁:陶渊明的别称,这里用来代指作者自己。
  8. 李北平,班定远,魏云中:这是三个古代人物的名字,分别指的是李北海、班定远和魏云中。
  9. 纷纷:这里指事情多而乱。
  10. 任取:任由……选择。
  11. 幸得:幸好。
  12. 无雨:没有下雨。
  13. 有月:有月亮。
  14. 莫放:不要。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中秋夜所作。此时他正在黄州,与友人同赏月饮酒,感慨人生无常,世事多变,遂写下此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鸿雁未应到,可怪此番风”,通过鸿雁未归来反衬出此时的秋风之强。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的飞廉马声,暗示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然后,诗人感叹现在的天气,既凉爽又让人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最后,诗人以“长记”、“都不管”等词语表达自己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世事变幻的淡然处世哲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洁的品格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