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好恨不早,觌面雅相知。璇星楼上,一见天产此英奇。功在淮梁砥柱,政蔼汉扶襦裤,仅借寇恂期。懊恼剑花冷,手欲鲙鲸鲵。
濡须坞,咽喉地,腹心谁。公其揽辔凭轼,勋业笑谈为。贯索旄头息焰,斗极泰阶动色,归佐太平基。客有问仆者,只说在渔矶。

【注释】

缔好:缔结友好。

恨不早:遗憾没有早一点。

觌面:当面,面对面。

雅相知:非常了解。

璇星楼上,一见天产此英奇:在璇星楼上,第一次看见这样的英才奇伟。

淮梁:指淮河之堤坝,即大堤。砥柱:山名,位于黄河中流,形状像剑插在水中,是黄河的天然屏障。汉扶襦裤:《汉书·贾谊传》载:“贾生既以適居太傅舍,而贾太傅时丞相孝武皇帝……每朝奏事,语国家兴衰、治安暴乱,未尝不泣下沾衿,与太傅相向愤然为之垂涕。”这里用“衣”字代替“袴”。

寇恂:西汉初年著名将领,以勇略闻名于世。

懊恼:烦恼、恼怒。

剑花:形容剑光闪闪。

鲙鲸鲵:比喻杀敌报恩。鲙:切鱼为鲙,这里借指杀敌人。

濡须坞:在今安徽无为东北,长江岸边,战略要地。

贯索:北斗七星中的第三颗星(天枢)。属木星。

旄头: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星(天机),属火星。

归佐太平基:回到朝廷辅佐安定天下。

渔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长江边的一个险要地方。

【赏析】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于乾道五年(1169)中秋节,当时陆游正因力主北伐被贬谪,这首词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全词上阕写送别的情景和对友人的祝愿;中阕写友人赴任的壮怀激烈;下阕写友人临行时自己的心情,希望他立功名,回朝辅政,以安天下。

词的开头两句:“缔好恨不早,觌面雅相知。”“缔好”,意谓结交,建立友谊。“恨不早”,表示渴望早些建立这种友情的心情,但很遗憾不能及早实现。“觌面”(zhí miàn),当面相见的意思。这里是指陆游和张守一行的会面是在见面时才认识的。陆游与张守是老相识,彼此早就认识。这次见面,更使他们感到欣慰。因为张守到任前曾两次来信问候,信中说:“公如见仆,请示来期。”现在终于见面了。他们互相问候着身体是否康健,并叙说了别来的情况。“雅相知”,“相知”就是相互了解,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

过片后三句:“璇星楼上,一见天产此英奇。”“璇星楼”,指建康(今南京)的南浮梁,又称南唐故宫,相传有璇星阁。这是陆游和张守分别的地方。“一见天产此英奇”,指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张守如此杰出非凡的人才。《宋史·张浚传》:“浚为人沉勇有大略,喜宾客,喜谈兵。”又《陆宰传》:“浚闻其名甚久,及见之甚欢。”这里用“天产此英奇”来形容张守的卓越才能,说明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值得交往。这几句是陆游对张守的赞颂和勉励。

下面四句:“功在淮梁砥柱,政蔼汉扶襦裤,仅借寇恂期。”“淮梁”,泛指长江以北的大堤坝。“汉扶襦裤”,汉高祖刘邦曾经在沛丰二邑之间遇到大雨,衣服都被淋湿,于是脱下内衣裹住肚子,以免受冻。这里指张守治理淮河大堤坝的功绩。“寇恂”,东汉人,字子翼,曾任颍川太守,治理郡内水涝灾害,使百姓安居乐业。后来成为名将。这里指张守的政绩卓著。“懊恼剑花冷,手欲鲙鲸鲵”。“懊恼”是发怒的意思。“剑花”形容剑光闪闪的样子。“鲙鲸鲵”,指斩断敌人的首领,喻指取得战争的胜利。陆游希望张守能够像寇恂、张守那样立下赫赫战功,以雪国耻。

接着两句:“濡须坞,咽喉地,腹心谁?”陆游希望张守能够担当起国家的重任,收复失地。“濡须坞”,古地名,在今江苏无为县东南长江北岸。“咽喉地”,指军事上的要害之地。陆游希望张守能够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不让敌人侵犯国家的军事要地。这几句的意思是:濡须坞地势十分重要,是国家的心腹之地;你能否担当起保卫国家的责任呢?

最后两句:“公其揽辔凭轼,勋业笑谈为。”“公其揽辔凭轼”,意思是希望你能够手握缰绳、坐在车辕旁边,统领军队,奋勇前进。“勋业笑谈为”,意思是把取得的功勋作为谈论的内容,用来显示自己的成就。“贯索旄头息焰”,“贯索”是北斗七星中属于木星的一颗星。“旄头”,指北斗七星中属于火星的一颗星。“息焰”,停止燃烧。“斗极泰阶动色”,“斗极”,北斗星。“泰阶”,北斗星的第一颗星。“动色”,改变脸色。“归佐太平基”,意思是回到朝廷辅佐安定天下的事业。这两句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够统率军队,奋勇前进,取得胜利之后返回朝廷辅佐国家的政治事业。这几句是陆游对张守的期望和鼓励。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渴望国家强盛、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