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好事近 · 三衢买舟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注释:
- 【奏赋谒金门】:这里指在朝廷为官员准备的礼仪。
- 【行尽云山无数】:走遍了无数的山和云,形容行程遥远或经历很多。
- 【尚有江天一半】:还剩下一半的江景天空。这里的“江天”指的是长江的水面和天空。
- 【买扁舟东去】:买了一只小船向东出发。扁舟即小船,也指诗人自己。
- 【波神眼底识英雄】:波神眼中能够识别出真正的英雄。这里的“波神”可能是指江水,暗示江水见证了诗人的英雄壮举。
- 【阁住半空雨】:江上的云雾仿佛被风吹拂,形成了一种如画的风景。
- 【唤起一帆风力】:让船帆鼓起,乘风破浪前行。
- 【去青天尺五】:去到离青天只有一丈五尺远的地方。这里的“青天”指的是辽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全诗通过描绘诗人乘船东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远大的抱负。
首句“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目的,即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而四处奔走。这里“奏赋”指的是向朝廷献计献策,“谒金门”则是指拜访有权势的人。而“行尽云山无数”则描绘了诗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的过程。
次句“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虽然已经走了很长的路,但仍然有一部分的江天美景尚未欣赏完毕,于是诗人决定购买一只小船,继续向东前进。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也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写照。诗人选择了这条小船作为自己行动的象征,意味着他将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第三句“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进一步展开了对诗人行动的描写。诗人认为,江神能够识别出真正的英雄,而诗人就像江神一样,能够洞察人心,识别出真正有才能的人。同时,江面上的云雾也被风带动起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末句“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鼓起了勇气,扬起了帆船,向着远方飞驰而去。这里的“一帆风力”象征着诗人的决心和勇气;而“去青天尺五”则表明诗人的志向和抱负。
这首《好事近》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乘船东去的情景,表达了其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