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巃嵸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叹语。

学窥圣处文章古,清到穷时风味苦。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下面是对其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玉楼春·巃嵸堂前路
巃嵸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
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叹语。
学窥圣处文章古,清到穷时风味苦。
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注释】

  • 巃嵸堂前路:巃嵸堂,即指作者自己居住的地方或者他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地方。路:道路。
  • 路上人夸通判雨:在路上的人称赞他是能够治理好雨的官员。
  • 去年拄杖过瓢泉:去年(上一年),他带着拐杖经过瓢泉。
  • 县吏垂头民叹语:县吏,指地方官吏。垂头,低头。民叹语,百姓叹息的声音。
  • 学窥圣处文章古:学问上追求的是古代圣贤的智慧。
  • 清到穷时风味苦:在贫穷的时候,他追求清廉的品质。
  • 尊前老泪不成行:酒席之间,老泪纵横,无法止住。
  • 明日送君天上去:明天送你到天上去。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离别之情。开头两句描述了他在巃嵸堂前的道路,人们赞扬他是能够治理好雨水的官员。接着,词人回忆去年走过瓢泉,那里的官吏们对他低头,而百姓则叹息着表示不满。然后词人谈到他的学问追求,以及在贫穷时候依然保持的清廉品质。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的心情,希望友人能够高升到天空中去。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充满离愁别绪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