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马台前秋雁飞。管弦歌舞更旌旗。要知黄菊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

倾白酒,绕东篱。只于陶令有心期。明朝重九浑潇洒,莫使尊前欠一枝。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诗句

  1. 戏马台前秋雁飞
  • 解释:戏马台是古代的一种游乐设施,这里指的是秋季的天高气爽中,秋雁飞翔的景象。
  • 背景:戏马台在徐州附近,秋天的天气使这里成为观赏秋雁的好去处。
  1. 管弦歌舞更旌旗
  • 解释:这里的旌旗是指节日里悬挂的旗帜,管弦歌舞则指音乐和舞蹈,形容热闹非凡的节日庆典。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重阳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人们庆祝重阳节时的喜悦与欢乐。
  1. 要知黄菊清高处
  • 解释: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尚的品质,这里通过“清高处”表达了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 背景:古人常将菊花视为坚韧不屈的象征,尤其在重阳节这一天。
  1. 不入当年二谢诗
  • 解释:“二谢”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和谢朓,他们曾写过许多描写菊花的诗歌,但此处表达的是不被后人所接受的意思。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诗歌题材的不认同,以及他独特的审美情趣。
  1. 倾白酒,绕东篱
  • 解释:饮酒赏菊是文人墨客的传统习俗,这里描述了人们在菊花盛开的季节饮酒作乐的情景。
  •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与友人共饮的快乐时光。
  1. 只于陶令有心期
  • 解释: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田园诗闻名,这里的“陶令”代指陶渊明。
  • 赏析: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那种归隐田园、远离尘嚣生活状态的向往。
  1. 明朝重九浑潇洒
  • 解释: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诗人用“浑潇洒”表达了自己对未来重阳节的期待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面对节日时的豁达心态。
  1. 莫使尊前欠一枝
  • 解释:在重阳节这样的佳节里,应该充分享受酒宴的乐趣,不应有任何遗憾。
  • 赏析:这既是对节日气氛的描述,也是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译文

在戏马台前,秋风送爽,一群秋雁在空中飞翔。此时正值重阳佳节,处处歌舞升平,彩旗飘扬。我们要认识到,只有像菊花一样清高的人才能欣赏到它的高雅之美,不会被那些歌颂花草的古代诗人所理解。让我们举起杯中的美酒,环绕着篱笆边,只希望能像陶渊明那样享受自然的宁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我们都应该洒脱地度过这一天,不要让酒杯空置,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注释

  • 戏马台: 古代游乐建筑。
  • 管弦歌舞: 指古代宫廷中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 旌旗: 古代用于装饰的旗帜。
  • 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九月九日。
  • 二谢: 南朝诗人谢灵运、谢朓。
  • 重九: 即重阳节。
  • 黄菊: 黄色的菊花,象征高洁。
  • 陶令: 陶渊明。

赏析

《鹧鸪天·重九席上作》是一首典型的南宋豪放派词风作品,体现了辛弃疾豪迈的个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通过对重阳节热闹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词中不仅有丰富的意象,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和体会宋代文化的精髓以及辛弃疾作为一代文豪的独特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