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

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嵸。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

水调歌头·赋松菊堂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

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嵸。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注释: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
  • 三径:指陶渊明在宅后园中开辟的三条小路,分别称为“三径”。
  • 菊:此处指菊花,陶渊明喜爱菊花,曾作有《饮酒》《九日宴陶家序》等诗篇。
  • 千载风味:千年来的风韵。
  • 手把《离骚》:手持《楚辞·离骚》。
  • 落英:即落花。
  • 杖屦(jù):拄着拐杖。
  • 皎皎太独立:形容菊花高洁、傲然挺立的姿态。
  • 万芙蓉:形容花朵众多如万朵芙蓉般盛开。
  • 水潺湲(yuān):流水潺潺。
  • 云澒洞(hòng dòng):形容山峰重叠。
  • 素琴浊酒:指用粗茶淡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转面已成峰:形容山势变化莫测,如同转身变成了一座山峰。
  • 诗句得活法:指诗词创作要有创新和灵活的手法。
  • 日月有新工:比喻时光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赋松菊堂》,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诗中通过描绘菊花、山景和流水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远离世俗纷扰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