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淡妆浓抹西子,唤起一时观。种柳人今天上,对酒歌翻《水调》,醉墨卷秋澜。老子兴不浅,歌舞莫教闲。

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谁唱黄鸡白酒,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于中秋近事,并见之末章》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

诗词原文
水调歌头 · 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于中秋近事,并见之末章
说与西湖客,观水更观山。淡妆浓抹西子,唤起一时观。种柳人今天上,对酒歌翻《水调》,醉墨卷秋澜。老子兴不浅,歌舞莫教闲。
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谁唱黄鸡白酒,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

译文:

告诉那些住在西湖畔的朋友们,观赏美景不仅仅是水更是山。西子(即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能唤起人们一时的观瞻。在天上种下柳树的人,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翻唱《水调》,仿佛把秋风卷起。我虽然年老但兴致仍然浓厚,不要让歌舞表演空等。

在酒杯前面,人们聚也散也,少了些许悲欢离合。城墙上面,古今无数,黄昏时分阳光洒下的霜气已让人感到寒冷。谁能记得那黄鸡和白酒的歌唱?依然记得那个红旗飘扬的夜晚,千军万马月夜中抵达边关。不要谈论西州的路途遥远,就让我们尽情地畅饮一杯酒吧!

赏析:

此词是作者应帅幕而作,借中秋佳节,感慨世事变迁、人生苦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态度。

  1. 第一句“说与西湖客”:通过“说”字,展现了词人向朋友们传达心中所想的场景,同时“西湖客”指代了词人自己以及所有欣赏他作品的朋友,这一句既表明了词人的谦逊,也体现了与听众的良好关系。

  2. 第二句“观水更观山”:这句词意深远,既指观水中的倒影也是观山上的景色,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之美。这里的“西子”暗指西湖及其周围环境,通过“淡妆浓抹”四字,赞美了西湖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

  3. 第三句“种柳人今天上”:这里提到了种柳的行为,可能是为了美化环境或纪念某位历史人物。通过种植树木来纪念某人,也是一种传统习俗。

  4. 第四句“对酒歌翻《水调》”:结合“水调歌头”这一词牌名,表现了词人在中秋节赏灯时的快乐心情,通过饮酒和唱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5. 第五句“醉墨卷秋澜”:这里的“醉墨”可能是指醉酒后书写的笔迹,通过书法将秋天的气息融入其中,表现出一种豪放而又深沉的艺术风格。

  6. 第六句“老子兴不浅”: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豪放不羁。

  7. 第七句“歌舞莫教闲”:表达了即使身处繁华之中也要保持一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8. 最后两句“看尊前,轻聚散,少悲欢”:通过对宴请场合的描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认识,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人生百态的理解。

  9. “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这句话描绘出一幅历史的长河画面,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10. “谁唱黄鸡白酒”:可能指的是某种传统的庆祝方式,黄鸡和白酒都是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饮料。

  11. “红旗清夜”:通过“红旗”象征节日的喜庆氛围和国家的统一。

  12. 最后两句“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以轻松的口吻结束全词,表达了尽管世事多变,但只要珍惜当下,快乐地度过每一个瞬间就足够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