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注释】

长川波潋滟:长河波光粼粼。潋滟,水波闪动的样子。楚乡淮岸迢递:楚国的边远地方,淮河两岸遥远而绵长。迢递,遥远、遥远。一霎烟汀雨过:片刻之间,雨停了。烟汀,烟雾迷蒙的水洲。一霎,一会儿。芳草青如染:芳香的草地绿得发黑。青如染,形容绿色鲜艳,像染过一样。驱驱携书剑:匆匆忙忙地带着书和剑。驱驱,匆忙的样子。好天好景:好的天气,美好的景色。自觉多愁多病:自己觉得忧愁病弱。自觉,自己感到。行役心情厌: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厌烦。行役,出外做官或旅行。厌,讨厌、烦闷。

望处旷野沈沈:放眼望去,旷野一片昏暗。沈沈,暗淡无光的样子。暮云黯黯:傍晚的云气阴暗。黯黯,阴沉的样子。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在行进中,天色已暗,又是划桨声向村店逼近。侵,侵入。又,再次。急桨,急转的船桨。投:投到、靠近。村店,小旅店或客栈。认去程将近:辨认自己的行程已经快到了尽头。认,辨认。去程,指旅途。

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船上的人互相呼唤,远远地指着一盏渔家的灯火。舟子,船夫。呼,呼唤。遥指,远远地指点。渔灯一点:渔船上的一盏灯火。点,点燃。

【译文】

长河波光粼粼,楚国的远方,淮水岸边遥远无边。一阵烟雨过后,芳草绿得像染了颜色。我匆匆地带着书剑,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却感到忧愁病弱。

放眼望去,旷野里一片昏暗;傍晚时,阴云也显得阴沉。行进间,天色已暗下来;船桨又划近了村店。辨认行程快要结束了。船夫互相呼喊,远远地向渔家灯火指引。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情景和抒发游子思归之情的作品。诗中通过写景来烘托主人公的情感。“长川波潋滟”一句,写江水波光粼粼,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楚乡淮岸迢递”,点明诗人所处之境是楚淮之地;“一霎烟汀雨过”,以短暂的时间变化暗示旅途的漫长艰辛。“芳草青如染”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

“驱驱携书剑”,诗人开始出发了。他带着书和剑,踏上旅途,心情是愉快的,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出游机会。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旅途的深入,他渐渐感到身体不适,心情也越来越烦躁。“自觉多愁多病”,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诗人开始抱怨自己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愁苦与疾病,这既是对自己身体的抱怨,也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宣泄。

在漫长的旅途中,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烦躁不安。他看到一片旷野,天空中的云彩也显得阴沉起来。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家乡的景色,那是那么美丽,那么让人心安。于是,他决定停下脚步,去寻找那份久违的美好。“望处旷野沈沈”,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强烈。

诗人终于看到了家乡的村庄,那里有熟悉的灯火闪烁。他心中充满了喜悦,但也有些许遗憾。毕竟,自己已经离开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如何。所以他想回去看看,但又担心路途遥远,会耽误太多的时间。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他决定再次启程,继续前行。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情景和抒发游子思归之情的作品。诗中通过写景来烘托主人公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