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注释:

梁州令:即《阳关曲》。

莫唱:不要唱。阳关曲,唐代送别歌曲之一,多写离别之情。

泪湿:眼泪湿润了。金缕,指代歌声。

离歌:别离时的歌曲。自古最消魂,自古以来的别离之歌最使人伤心。

闻歌更在魂消处:听到这首歌,更加令人心碎。

南楼杨柳,指送别的地点。多情绪,有很多情思。

不系行人住,不牵挂着远行的客人。行人,此处指送别之人。

人情却似飞絮,比喻人的情意像柳絮一样飘散不定。

悠扬便逐春风去,随风飘荡。

赏析:

此词上片先写送别,后写听曲。“莫唱阳关曲”点明送别,“泪湿当年金缕”是说,离别之际,泪水湿透了当年唱过的送别歌曲,抒发了伤离惜别之情。接着写听曲,“离歌自古最消魂”是说,自古以来,人们听到离别的歌谣,都感到最伤心。“闻歌更在魂消处”,则更进一步强调离别的悲凉。这两句既是对上句的补充,又是过渡到下片。下片从听曲转到送人。“南楼杨柳多情绪”,既点明送别之地,又渲染出一种黯然销魂的氛围。“不系行人住”与上片的“莫唱”相呼应,说明行人已经离去,不必再挽留。“人情却似飞絮”承接上句之意,将离别之情比作飘浮的柳絮,既形象地写出了离别的凄苦,又以飞絮的轻飘不定衬托出人心的动荡不安、难以把握。最后以“悠扬便逐春风去”作结,既点明题旨,又使全词戛然而止。这首词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清丽、风格婉约,是一篇别具特色的抒情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