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临烟渚。狂醉成怀古。
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阳侣。魂梦应相遇。
蓦山溪
其四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
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临烟渚。狂醉成怀古。
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阳侣。魂梦应相遇。
注释:
蓦山溪 · 其四(mò shān xiē · qí sì):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这是一首咏叹扬州繁华往事的词。
王定国:即王安礼,北宋时期官员、词人,字定国,苏州昆山人。
朝散:官名,宋代侍从官的一种,无定员,以文臣充任,职在禁中,掌侍从顾问之务。
广陵:即今天的扬州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指船只上的装饰物如帆、锦绣等,如同悬挂在蔷薇花中的明珠一样璀璨夺目。
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云屿:形容扬州当时的繁荣景象,人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宛如神仙一般。
兰舟:一种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泛指船。
谁与春为主:指没有人可以主宰春天的美景。
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意指我在回来的路上吟诵着诗词,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指我的鬓角已经被岁月的痕迹染上吴地的霜雪,我漂泊在外,与朋友们一起走在遥远的竹林小路上。
高阳侣:古代传说中的高阳氏部落,代指贵族朋友群体。
魂梦应相遇:指我的灵魂和梦境中的朋友们应该能够相聚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昔日扬州的怀念之情。开头两句“扬州全盛,往事今何处?帆锦两明珠,罥蔷薇、月中嬉语。”通过描绘扬州当年的繁荣景象和船只上的装饰物,展现了扬州的美好与繁华。然而,如今这些美好已经成为过去,成为了无法触及的幻影。
接下来的句子“兰舟归后,谁与春为主?吟笑我重来,倚琼花、东风日暮。”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到来感到兴奋和欣喜的情绪。他想象自己乘着兰舟归来,与朋友们一同赏花吟诗,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
这种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作者就被现实所困扰。“吴霜点鬓,流落共天涯,竹西路。”描述了自己已经年迈,鬓角被岁月的痕迹染上吴地的霜雪,而且已经流落在远方的竹林小路上。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孤独感。
最后两句“高阳侣。魂梦应相遇。”则是对整个词的总结和升华。作者认为,虽然自己已经身处异地,但是只要心中有着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就一定能够与朋友们在梦中相见。这是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