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秋声,萧萧天籁,满庭摇落空翠。数遍丹枫,不见叶间题字。人何处、千里婵娟,愁不断、一江流水。遥睇。见征鸿几点,碧天无际。
怅望月中仙桂。问窃药佳人,谁与同岁。把镜当空,照尽别离情意。心里恨、莫结丁香,琴上曲、休弹秋思。怕里。又悲来老却,兰台公子。

【注释】:

瑟瑟秋声,萧萧天籁,满庭摇落空翠。数遍丹枫,不见叶间题字。 瑟瑟、萧萧:形容秋风的声音和天边的声响。满庭摇落空翠:满院的枫叶都落了,只剩下苍翠的颜色。数遍丹枫,不见叶间题字:指秋天里,诗人多次看到丹枫(红枫),却看不到树上有诗句。

人何处、千里婵娟,愁不断、一江流水。 人:指自己。千里婵娟:指远方思念的人。愁不断、一江流水:指诗人的忧愁,就像长江之水一样滔滔不绝。

遥睇。见征鸿几点,碧天无际。 遥睇:远望。征鸿:大雁,也泛指信使。碧天无际:形容天空无边无际。

怅望月中仙桂。问窃药佳人,谁与同岁。 怅望:失意惆怅地眺望。仙桂:传说中的月中之桂树。窃药佳人:指偷灵药的女子。谁与同岁:是谁与自己同年呢?

把镜当空,照尽别离情意。心里恨、莫结丁香,琴上曲、休弹秋思。 把镜当空:拿着镜子对着虚空。照尽别离情意:看尽离别的悲伤。心里恨、莫结丁香:指心里不能结丁香子。丁香子:即丁香花的种子。

怕里。又悲来老却,兰台公子。 怕里:害怕里面。又悲来老却,兰台公子:指害怕自己被岁月所消磨,像那些在兰台任职的公子一样。

【赏析】:

《忆别》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秋天思念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秋风吹动树叶、天空中的大雁飞翔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这种氛围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亲人朋友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千里婵娟”、“一江流水”等词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愁绪如同长江之水般连绵不绝。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在诗歌的最后部分,诗人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困惑。他问:“谁与同岁?”这个问题既包含了对自己的疑问,也包含了对他人存在的质疑。这种设问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意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忆别》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内涵。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也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意味,又充满了诗意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