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春句。

卜算子 · 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心句。

诗词原文: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心句。

诗句注释:

  1. “屈指数春来”:用手指弯曲的方式计算春天的到来,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和喜悦。
  2. “弹指惊春去”:用弹指(即手指快速一弹)的方式形容时间过得快,春天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离开了。
  3. “檐外蛛丝网落花”:描述屋檐下蜘蛛网中飘落的花瓣,象征着春意虽美却短暂。
  4. “也要留春住”:虽然春天即将过去,但蛛丝网似乎在努力留住春天,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不舍。
  5. “几日喜春晴”:有几日是晴朗的好天气,表达了对春晴时节的喜爱。
  6. “几夜愁春雨”:有几夜是春雨绵绵,让人感到忧愁和烦恼。
  7. “十二雕窗六曲屏”:描绘了房间内精美的窗户和屏风,反映了室内装饰的豪华和精美。
  8. “题遍伤心句”:在房间里题写了许多悲伤的句子,表达了内心的伤感和失落。

翻译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诗人通过手指计数春天的到来和逝去,以及蜘蛛网中飘落的花,巧妙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通过描写晴朗和多雨的天气,诗人表达了对春天不同情绪的体验。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和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感情且意境深远的作品。

结构分析:

  1. 起兴:通过手指计算春天的到来,为全诗奠定了时间和空间感的基础。
  2. 发展:详细描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及其带来的情感体验。
  3. 转折:从春晴到春雨的转变,展示了自然界的无常和人生的不确定性。
  4. 高潮:通过雕窗和屏风的描写,强化了室内环境的豪华感,同时也加深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
  5. 收尾:通过题写伤心的句子,将整个主题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限哀思。

《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是宋代高观国的作品,以其婉约的风格、精致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著称。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美丽景色的赞颂,更是对时光流转、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春天的细致描绘,诗人展现了其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这首作品在宋代诗词中独树一帜,成为后世传颂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