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诗句释义与赏析

《鹊桥仙·一竿风月》词的逐句翻译与解析

  1. 诗句翻译
  •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在风和月的陪伴下,垂钓于烟雨蒙蒙的环境中。
  • “家在钓台西住”:居住的地方是汉代隐士严光曾经垂钓的富春江边的桐庐县。
  • “卖鱼生怕近城门”:卖鱼时总是避开靠近城市的集市,担心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 “况肯到红尘深处”:更不用说还会向尘世喧嚣追逐名利。
  •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随着潮水的涨落而调整捕鱼工具,并适时地系好船只。
  • “潮落浩歌归去”:当潮水退去时,会高歌着回家。
  1. 诗句赏析
  • 环境描写:此句通过对风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渔父生活的真实场景。
  • 心态表达:通过“生怕近城门”,传达了渔父对城市生活的避讳以及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 对比手法:将渔父的生活与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渔父内心的超然和独立。
  1. 注释补充
  • 钓台:古代著名的钓鱼场所,位于浙江省富春江畔的桐庐县,历史上有许多著名隐士在此隐居。
  • 严光: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因拒绝汉光武帝的征召,选择披羊裘、钓鱼于浙江富春江边。
  • 红尘:指繁华的世俗世界或尘世,常用来形容人被外界诱惑而失去本心的状态。
  1. 词人介绍
  •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多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现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
  • 风格特点:陆游诗词以豪放为主,但也不乏婉约之作,其词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壮志未酬之感慨。
  1. 创作背景
  • 社会背景:《鹊桥仙·一竿风月》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国势衰微、民族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诗人通过描绘渔父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1. 文化影响
  • 文化价值:作为一首描写渔父生活与心态的作品,《鹊桥仙·一竿风月》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反映了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1. 现代解读
  • 现代人的借鉴:尽管现代社会物质丰富、生活方式多样,但这首词仍然给予人们许多启示,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一份宁静致远的心态,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