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钟山路。怅年来只解,邮亭送人归去。季子貂裘尘渐满,犹是区区羁旅。谩空有、剑锋如故。髀肉未消仪舌在,向樽前、莫洒英雄泪。鞭未动,酒频举。
西风乱叶长安树。叹离离、荒宫废苑,几番禾黍。云栈萦纡今平步,休说襄淮乐土。但衮衮江涛东注。世上岂无高卧者,奈草庐、烟锁无人顾。笺此恨,付金缕。
【注释】
- 贺新凉:词牌名。本调为双调,共五十五字,有前后片两阕,前片四仄韵,后片五平韵。
- 其二:词的第二首。
- 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饯别朋友刘澄斋回京口(今江苏镇江)。制干,官名;京口,古城市名,即今天镇江市。
- 匹马钟山道:骑着马走钟山(南京附近)的路。钟山,在南京市南郊。
- 怅年来只解:感叹多年来只是会送人回家。
- 邮亭送人归去:在驿站外送别行人。
- 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称“延陵季子”。此处指友人刘澄斋。
- 貂裘:古代贵族所穿皮衣,这里借指身份高贵的人。
- 羁旅:指在外做官的游子。
- 谩空有、剑锋如故:徒然拥有,但剑锋依旧锋利。谩空,徒然。
- 髀肉未消:指久未骑马,腿脚肌肉萎缩了。髀肉,大腿上的肥肉。
- 仪舌在:言谈还在。仪舌,言辞。
- 向樽前、莫洒英雄泪:在酒杯前面不要流泪。
- 鞭未动:马鞭没有抽动,表示不急于出发。
- 酒频举:频频举起酒杯。
- 西风乱叶长安树:秋天的西风吹动长安树上黄叶乱舞。长安,古都城名称,位于陕西西安。
- 叹离离、荒宫废苑,几番禾黍:叹息那些荒凉的宫殿和废弃的苑囿,曾经有几度种满了庄稼。
- 云栈萦纡今平步:如今却能沿着云梯栈道平缓地行走。云栈,高峻之处架以栈道。
- 休说襄淮乐土:不要说襄州、淮阳这些安乐地方。襄淮,地名,泛指江南一带地区。
- 但衮衮江涛东注:只是滔滔江流滚滚东流不息。衮衮,形容水流奔腾的样子。
- 世上岂无高卧者:世上难道就没有高士隐居不仕的人吗?高卧,指隐居或高洁的生活态度。
- 奈草庐、烟锁无人顾:无奈只有草堂被云雾缭绕,没有人来照看。草庐,简陋的房子。
- 笺此恨,付金缕:把这种遗憾之情写成信笺,让它随着金色丝线飞去。笺,写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赠给友人刘澄斋的《贺新凉》组曲里的第二首。全诗写送别之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第一句“匹马钟山路”,点明送别的地点和环境,钟山是南京城南一座著名的山峰,山上建有报时台,因此又称为钟山。诗人从南京城下出发,一路驰骋在钟山路上。“匹马”表明诗人孤身一人。“钟山”暗示着诗人的心情沉重,因为钟山脚下是南朝帝王的墓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惆怅年来只解”,这一句是说,自己这些年来只会做这样的事——送人。这一句中“只解”二字表现出了诗人的无奈。接着,诗人写到“季子貂裘尘渐满”,这句中的“季子”是指春秋时的吴国公子季札,因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延陵季子。季札的子孙世代相传,封地也一直延续到春秋末年,可见他的家族地位之显赫。而这里的“貂裘”是贵族的服饰,象征着尊贵的身份和地位,而“尘渐满”则表明季札的家族已经衰落了。这里诗人借古人之衰败,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悲苦。
“谩空有、剑锋如故。”这句诗中的“谩空有”是说诗人虽然有剑,但是剑锋已经不再锐利如初,暗指自己虽然有抱负,但是却不能实现。这一句中“谩空有”三个字流露出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最后两句“髀肉未消仪舌在,向樽前、莫洒英雄泪。”诗人用“髀肉未消”来形容自己长时间骑马,腿部的肌肉已经萎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辛勤劳顿和辛苦奔波。同时,“仪舌在”则是说虽然自己的言语还保持着锋利,但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却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向樽前、莫洒英雄泪”,“樽前”指的是酒杯之前,也就是饮酒之时,而“洒英雄泪”就是挥洒英雄豪情的眼泪,在这里诗人通过饮酒来掩饰自己的悲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通过对钟山道路的描写,以及对自己身世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